相信9月1日晚,无数个家长都陪孩子做了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守在电视机旁看央视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央视知名主持人详解四个关键词:“潜能、坚持、团队、生命”,让孩子了解“小小的知识能够创造生命的奇迹”。抗震小英雄、奥运冠军通过各种方式,将奥运知识与抗震精神紧密结合,一起来上这堂课。
笔者孩子读一年级,奉学校老师指令,她督促全家人上了《开学第一课》。这台节目与其说是安全教育,不如说是教育界推进生命教育的积极尝试,而对于广大家长来说,也不啻于一堂补习课,补习长期以来知识结构中缺失的篇章。
记得一家网站调查显示:70%以上的人不会使用灭火器,甚至有调查对象道出自己曾反向使用灭火器而伤及本人的经历,80%以上的人不知防火安全门的按钮在哪里,90%的人意识中从未有过逃生通道的概念等等。显然,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是国民教育中曾经被严重忽略的部分,而开展生命教育,远非一堂课就能涵盖,生命教育应包含在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学生要学习,家长须补课。
印度洋海啸前夕,一个小女孩观察到异常情况,认为可能有灾难来临,她把自己的判断告诉了身边的所有人,结果大家都幸免于难。汶川大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全校2300多名师生仅仅用了1分36秒,全部撤离到安全的地方,这一奇迹,缘于他们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疏散演习。日积月累的安全常识能够在危机时刻起到无比巨大的作用,然而在当下应试教育仍然左右着学校、学生、家长的情况下,安全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台“开学第一课”节目被社会称为大型公益活动,今后还要陆续推出系列节目,旨在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增强学生们的避险能力,希望孩子们得到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教育,成年人通过“补习”获得必需的素质。
来源:惠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