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热潮引质疑 奥数尖子:我们不是数学怪人
2008-08-22

资料图片:7月21日,参加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中国队成员在颁奖仪式后合影。

当日,第4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落下帷幕,中国队获得了5枚金牌、1枚银牌,凭借217分的总积分在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本届国际奥数竞赛共有来自101个国家和地区的535名选手参加。 新华社记者陈海通摄

第七届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公布赛果,华南师范大学附中四名女生中,三人包揽头三名,团体总分第一。创下华师女生奥数最好成绩的四名女生坦言最想澄清一件事:“我们是数学尖子,但不怪。”

三甲与团体冠军 华附“承包”

据悉,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始于2002年,每年一届,竞赛两天,参赛者要每天完成四道新颖性、灵活性和综合性数学题。本届竞赛由国内外共46支队伍约200名高中女生参加。华师附中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包揽了冠亚季军和团体第一,也成为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成绩最好的学校。

面对老师的祝贺、媒体的追访,昨日,四名女生坦言,最想澄清的是一件事——“我们不是数学怪人!”获得竞赛第三名的高三女生陈晶晶说,最受不了别人对着她投来既敬佩又复杂的眼光,好像她是怪人,铁定会干出捧书撞树等糗事。第二名获得者胡扬舟表示,不可否认的是,男生的数理逻辑能力的确强于女生,但个体差异不同,最重要的是喜欢,投入度就会高。

胡扬舟爱跳民族舞,陈晶晶最爱看小说,仅《红楼梦》就读熟了,还重点研析评注。“不怪却很有个性”是这群奥数女生给人的整体感觉。

奥数近年掀热潮 引发质疑

“奥数让太多的孩子过早地成为‘失败者’”、奥数离正常教学太远……近年来,随着奥数兴起热潮,成千上万的孩子被送入奥数班,而伴随而来的是更多质疑声。

在广州,“小升初”考好学校靠奥数成绩拉开差距;奥数学得好,有机会推荐到国外留学……种种“好处”,让教育部门和培训机构的奥数班遍地开花,家长们千方百计将孩子送入奥数班学习。但记者从一家奥数培训班获悉,每个班最多的还是那些测试仅三四十分的孩子。家长何女士向记者表示,解不出奥数题,准备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自卑感越来越重,看着都让人心疼。

子能否读奥数 因人而异

此次带队到女子奥数竞赛的华附数学老师宋红军认为,奥数作为竞赛数学,其思维方式和普通数学有很大差别,功能重在开拓思维和选拔人才,获奖率通常只有千分之四,并不适合于在学童中全面推广。家长们如果想知道孩子是否适合奥数,可以让孩子上一下课,如果孩子能从解题中收获成就感、喜悦感,喜欢,那就让他上;否则,接受正常的数学教学更好。

对于某些培训机构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奥数班,宋红军认为不妥当,最佳的起步学习阶段应该是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至五年级,因为此时奥数的排列组合、几何解题等与正常教学水平较为衔接,“太超前容易使孩子感到学习吃力,挫伤学习自信”。

四名华附奥数尖子女生也表示,与学习能力相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冠军邹佛灵说,有了兴趣,自然喜欢钻题,连数学公式都由解题获得自然记忆,根本不用背。

来源: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