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消费清单揭密
2006-04-07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及相关监测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人均年消费逾万元,已经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8472.2)。面对这样的数字有人不禁要问:大学生消费高在哪里?为什么这么高?高得合不合理呢?

 

五分八门的消费清单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20059月至10月中旬的一份调查(以下简称南大调查”)显示:京津冀地区的大学生除了平均513元的月基本消费(伙食费及生活必需品)和学习相关费用外,还包括如手机、电脑、MP3、数码相机等一些电子产品的消费。

  

    另外,交友应酬、恋爱费用等消费也占到了一定比例。调查中一组比较引人注意的数据显示:大学生交友应酬、手机费用和恋爱费用平均分别为84元、82.13元和78.75元。总数虽然不高,但分别有15.56%13.7%17%的大学生每月在这三项上的花费超过200元,在恋爱费用一项花费在500元以上的占到了1.5%。这些仅仅是一个平均数字,而且一部分学生必不可少的娱乐消费也没有被包括在内。

  

    天津大学学工部老师告诉记者,天津大学曾做过一个统计。大四学生毕业时,排除找工作所需的费用,单是同学聚会等活动每月平均要花费2000多元。

  

    一名大四学生小罗说,去年得了400元奖学金,结果请同学吃饭却花了425元。

  

    某学院新闻专业大四学生小文(化名)这样向记者描述自己的月消费清单:吃的喝的占300元~400元、电话费占300元~400元、其他的就没有规律了,听演唱会,买新专辑,旅游等起码要花200元~300元。

 

为何开销那么大?

  某大学中文系一位老师说,很多学生在外为了面子一掷千金,而在家信中,则频频告急索款。远在家乡的父母并不了解孩子奢侈的消费,只得节衣缩食,甚至借贷度日,以满足子女的物质要求。很多父母以这种方式爱着孩子。为了能让孩子上大学,让孩子过得更好,宁愿让自己一切从简,甚至过着更艰辛的生活。

  

    天津大学学工部副部长老师说,由于社会上人们收入水平的差异,学校不可避免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德育,提倡健康理性消费。天津大学的勤工助学中心2005年就率先开展了关于如何面对贫困的素质教育,并请相关专家对学生进行理财方面的教育。

 

高得不合理缺乏储蓄意识

  南大调查分析显示,大学生作为一个身心尚不成熟的群体,以追求名牌为主的炫耀性消费,是大学生最直接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这种心理驱使他们竭力来进行炫耀性消费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即以自己与他人的不同来表现或者突出自己的个性与社会价值。

  

   南大调查中发现,多数大学生能考虑到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承受能力,能控制自己的消费,而不是盲目地陷入感性消费的误区。但也有的学生消费时大手大脚,沉迷于盲目消费中,比如最近一些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仅大大增加了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学生会在盲目的消费中迷失自己,以至影响到学业。

  另外,在南大调查调查中还发现,很多大学生对理财知识表示陌生。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一学期结束时,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

                                                                                        【转自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