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八月,今年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已经工作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然而,记者日前在采访过程中却了解到,相当一部分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已经离开了最初的就业单位,这让很多用人单位感到尴尬。对此,市人力资源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趋向于市场化,毕业生渴望找到满意的工作,而用人单位又频繁地面临人才流失现象。那么,是什么造成了新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如此大的流动性?为什么许多招聘单位录用的人员走马灯一样地换?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日前作了相关采访。
毕业生:想找合适稳定工作
为什么许多招聘单位录用的人员走马灯一样地换?针对这个问题,记者在上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的一场招聘会现场随机采访了部分前去求职的大学毕业生。一位正在认真阅读企业招聘简章的陈姓同学对此表示,自己虽然不是就读于名牌大学,但4年大学生涯让他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也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因而对于职业的选择,他有着自己的想法。
记者在采访后发现,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认为,毕业第一次找工作都想选择一份稳定的适合自己的工作,而这种选择并非一开始就能成功,只有做一段时间才能看出自己是否适合这个岗位,如果可以就继续做,如果不合适就应当另谋职业。
此外,还有许多大学毕业生十分看重社会上一直在强调的编制,认为无编制就是不稳定的,自己上了几年大学不容易,当然想找一份稳定的、有保障的工作。
企业:找不到合适员工
城阳区某装饰公司的刘经理经常到人力资源市场招聘员工,尤其是六月份以来,几乎每周都会来一次。“每次参加招聘会都能收到许多简历,然而那么多次的招聘,却无法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对此,刘经理解释道:“适合做这份工作的人很多,但是应聘者大都是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就做不下去了。”问及原因,应聘者或者说待遇与自己所付出的劳动不成正比,或者说工作枯燥无味,总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刘经理对此感慨颇深:“现在想找到合适的企业员工真的很难啊!”
刘经理的感慨并非个例,采访中,许多用人单位都表示,只要能招聘到合适的有能力的人才,单位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去挖掘,但同时他们也担忧,现在一些大学生过于理想化,人才流动性大,很难留住人。
专家:双方都应有所调整
对于目前就业市场上人才流动性大的现象,市人力资源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指导部门每天都会接待许多正在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和想要招聘的用人单位。对于人才流动性大的问题,他分析认为,现在大学生面对工作时,首先缺乏良好的心态,急于求成,总想一毕业就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一份不菲的收入。其次,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由于期望过高,不能结合自身实际能力,在工作中往往眼高手低。再次,大学毕业生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缺乏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并且,部分大学生过惯了自由散漫的生活,缺乏自我约束力,自控能力较差。
同时,该负责人也表示,对于企业等用人单位来说,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能够建立健全自己的体制,能帮助员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人才能够长期服务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才的流动性,为企业带来长久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