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大国与不断增加的虚弱胖墩
2008-07-31

 

凤凰网  2008年07月31日 08:40中国青年报

北京市民陈女士每天冒着酷暑,带14岁的儿子刘刚去健身房参加减肥班。从4年前开始,刘刚每个寒、暑假都是在减肥班、健身房里度过的。眼见着刘刚从小胖墩儿长成了大胖墩儿,一家人心急如焚。(《中国青年报》7月28日)

现在像陈女士这样为儿女体质担忧的父母在中国为数不少。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指出,调查显示,最近20年,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在持续下降:学生肥胖率迅速增加,25%的城市男生是“胖墩”;近视的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

按理说,最近20年正是中国经济少有的高速发展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青少年的体质也应该随之增强。但实际上,青少年体质下降与中国经济腾飞、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现状极不谐调。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介绍,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个,即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不足,饮食不科学,运动量严重不足。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大众体育的长期忽视。

体育分为“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甚至是举全国之力打造竞技体育,而大众体育则被忽视。比如,2005年国家在竞技体育上投入4.8亿元,在群众体育上仅投入2.7亿元。政府花巨资建设起来的足球场、网球场、室内体育馆等,往往只供少数的专业运动员使用。巨额的体育彩票利润,留给人们的印象也就是那些简单的健身器械,从小学到大学,许多地方的体育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形同虚设。

在发展竞技体育上,日本也曾经投入巨大,甚至不惜重金从国外引进了大批体育人才。但让人钦佩的是,东京奥运会后,日本政府并没在竞技体育上乘胜追击,而是趁着这股奥运热潮,毅然将重心转移到国民体育振兴上。日本专门制定了《体育振兴法》,以法令的形式硬性规定了全民锻炼日、学校体育课时和必修体育项目,甚至连中小学生的午饭也有部《学校营养午餐法》,并实行全国统一配餐。

实践证明,日本体育的这次转身功垂后世。数据显示,日本国民体质的各项指标,在东京奥运会后止跌反弹并持续走高。1967年,日本青少年的平均身高首次超过了中国青少年。1993年,中日少年探险夏令营中,中国孩子的体力和意志力明显不是日本孩子的对手。2006年,中日学生攀登居庸关长城以及定向挑战对抗赛中,中国学生的体能仍然远远落在日本学生后头。

少年强则国强。中国青少年体质问题早已呈现出危机的苗头,再不努力,21世纪我们拿什么和日本以及欧美竞争?我希望,北京奥运会能成为改变中国体育文化的一个契机——当竞技体育达到历史高峰之后,其占据多年的优先地位,理应让位给大众体育。国家应投入足够的钱财物,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