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到底骂得骂不得?
2008-07-25

大河网讯   一篇高考作文如果得零分,无外乎没写或写得太差。但是,在今年的高考中,一篇文字优美的作文在阅卷初始却被打零分,因为考生在作文中对老师破口大骂。但是,评卷细则规定凡是零分试卷都要复评,最后经过反复评定,给了及格分——36分。

  从0分到36分,一个问题也摆到了人们面前:作文评分标准怎么有点像橡皮筋,老师究竟骂得还是骂不得?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过去人们把老师与今年3月,有人骂教育部,教育部长周济在做客新华网时曾说,“骂教育部可以,但不能骂老师”。看来,“老师不能骂”是有出处的。

  但是,作文不是做人,作人讲究长幼谦卑,而作文则讲究真情实感。一篇好的作文,不在于文辞的优美,构思的精巧,而在于真实,真实是一篇作文的生命。对社会、生活、老师不满,不是藏着掖着,而是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这种敢爱敢骂敢作成文的举动难道不正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吗?

  遗憾的是,多年以来,学生的思维被禁锢着,作文的评判标准被僵化教条着,一些学生作文便成了“新八股”,满篇空话套话,胡编乱造,无病生吟,刻意摹仿,应试性、功利性明显,而对此又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判标准,尽管在高考中增加了阅卷环节,但是,很多情况下还是凭阅卷人的兴趣爱好甚至心情给分,于是“黄鳝泥鳅一般长”,作文在高考中“分辨率”不高,也就一直为人们所诟病。

  作文改革,呼声不断,与作文改革相伴的,还有作文评判标准的改革。让考生的思想得到充分表达,让敢说真话者得高分,应该是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对这篇饱受争议的骂老师骂得有水平的作文,笔者虽然没有亲眼看到,估计并非都是污言秽语,只是表达了对社会、生活、老师的不满而已,评分能从0分改为36分,不难发现阅卷人的思想和高考改革的式微进步。

  从0分到36分,这位考生算是逃过了一劫,能有这份幸运的考生估计不多,36分在改变一个考生命运的同时,也在改变一种成见:老师还是能骂得的。当然,老师能骂,并不是说想骂就骂,回到那种目无尊长的“反潮流”时代,在现实生活中,对老师还是不骂为好,因为这毕竟涉嫌侵犯人权。

来源:大河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