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招民办高中分数线大幅提高,招办专家提醒考生、家长
本周中招进入统一录取阶段,7月29日-8月1日将进入征求志愿录取阶段。那么,今年录取中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和问题?考生、家长应如何正确把握呢?记者特地采访了徐汇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王志方和静安区教育考试中心原主任胡关荣,请他们来“把脉”。
[把脉1]录取线一般高于控分线
上周,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08年上海中招录取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零志愿”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为575分,公办普通高中为520分,普通中专为340分。不少家长认为,达到控分线即可高枕无忧,上了520分就一定能读高中。对此,专家指出,投档控分线不是录取线,“线上生”不一定都能上高中。
今年中考由于考生分数普遍较高,让很多家长和学生期望值上升,结果今年控分线比去年高,而各校的实际分数线又比全市控分线高出不少,结果真正录取的时候会有不少人无缘理想中学,导致家长、考生情绪失落。
其实,考生的录取与否还是要看填报该学校的学生人数以及学校招生计划数完成情况。一般来说,多数学校的实际录取分数线都要比最低投档控制线高,特别是各区内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分数甚至还会超过“零志愿”线。
同样的,虽然民办高中可参照公办普通高中投档控制分数线,自主确定学校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但不管是哪所民办高中,即使招生计划完不成,对于分数低于学校控分线的考生也不能录取。当然,如果某考生的分数上了线,则有机会通过征求志愿,被学校录取。
[把脉2]民办高中分数线大幅提高
两位专家认为,中考生及家长应对自己正确定位,要留有余地。近几年每年都有考生只填报高中或市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导致落空最后“无校可去”的情况。这类考生认为还可通过进民办高中、综合高中甚至到外区“落户”再“外转内销”等途径“曲线”进高中。对此,两位专家提醒考生、家长,每年的情况在变,若坚持抱着“非高中不去”的想法,恐怕要“吃药”。
这两年,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高中有招生自主权,可自主降分确定录取控制分数线,报市教育考试院批示后在网上对外公布分数线。据了解,去年民办高中录取控分线最低为410分,在普通高中控分线下降60分。但是经过几年自主招生,民办高中也意识到,如果降分幅度太大,基础太差学生入学后很难教学,反而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因此今年许多民办学校降分幅度会适可而止,一般不会超过30分。而由于今年中考整体平均分大幅上升,也导致民办高中控分线普遍大幅提高。据悉,今年只有崇明、奉贤的个别民办高中最低控分线在480、490分左右,绝大多数民办高中的分数线在510分上下,像桐柏高中、新虹桥高中分别达到了532分和540分。但是部分原来填报过“三校”的考生看到自己的考分,可能会自我感觉考得不错,从而不愿去“三校”。
对此,两位专家告诫考生,出现这种现象其实是由于今年的“底分”提高了,不能与去年的分数线相比。他们提醒说,录取的后阶段计划都是控制的,一般普通高中的计划数与投档数是一致的。而民办高中多数计划基本是一次投档完成,现在公布的民办高中分数线一般就是其计划数满额到达的分数,因此大多数学校不会再征求志愿,即使有征求志愿也是少量计划,考生、家长不要把希望都寄托在这上面。
[把脉3]征求志愿:考生不要错过机会
7月29日-8月1日,中招将进入征求志愿录取阶段。7月29日开始,尚未被录取的线上考生可以进行补填志愿。招办人士提醒,考生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不要将希望都寄托在复读上。
补填志愿主要集中在一些民办高中和中专、职校、技校,多数家长往往会将目光瞄准民办高中。专家指出,由于征求补填志愿的数量不多,考生不妨把眼光放宽,关注一下中职校。
很多学生不愿意去中职校,特别是今年全市普高控分线和中专线差了近200分,不少考生拿着400多分的分数认为自己进中职校是亏了。招办人士指出,考生即使进了民办高中,3年后也未必有实力考进大学本科。而同样的成绩读中职后,通过高考考高职同样可以深造,参加“三校生”高考,竞争对象变了,考进本科的可能性大于民办高中。
他们建议,如果考生平时基础尚可、有学习潜力而自己又有想考高中的决心、动力的,可考虑复读;而对基础较差、只是迫于家长意志才复读,平时喜欢动手、对中职专业有兴趣的考生,还是应该考虑去“三校”。
来源:农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