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开始,连续16天时间,太原市2600多名高一的老师集体接受新课程改革的培训,这是我省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前奏。新课程无论从目标、内容、结构、实施、评价、管理各个方面都是全新的。
太原市教科研中心,一楼正在装修,老师们每天都需要踏过这些水泥石块走到四楼的办公区。教科研中心的刘颖主任表示,就和一楼的装修一样,我们在做的也是一项破旧立新的工作。2009年我省将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公布高考方案,2011年将有首批学生接受高考。
这是高考恢复30年来最大的变革,用太原市教科研中心副主任陈耀文的话讲,“这是颠覆性的”,这将给未来高中教学带来怎样的变革?让我们首先来看教材本身的变革。
高中三年学分需达到144分
陈耀文告诉记者,传统的课程单元与单元之间表现为一种线性关系,学习中必需严格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依次开展。而现行的新课程的模块设计,模块与模块之间相对独立,甚至在模块之间可以跳跃选择。模块的这种灵活性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性。
新教材的好处在于:首先打破学科壁垒,实现不同领域间沟通的尝试。其次可以促进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沟通。
所谓的模块设计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学生必修达到116学分,选修达到28学分,总共达到144学分才能达到学业测试要求。
其中,必修模块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从理论上讲,学校可以灵活选择教学顺序。选修模块之间没有严格的递进关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模块,这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老师和学生在学习中“互动”起来。
这是我国课程发展史上首次利用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来建构高中课程体系和结构,结合学习经验和社会现实,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学生可以选择性学习
陈耀文表示,新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编制上有“三性”: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
高中课程的主要内容仍然是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体。但是,高中的教学内容不能总停留在20世纪的水平上,必须根据时代要求,增加一些新的教学内容。
这些课程设计,并不是“大学课程拿到高中学习”这种话语能表达清楚的。必须看到,新的高中课程在力求让全体高中生奠定能够紧跟社会进步步伐的基础上,也考虑到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根据学生在不同学科认识深度上的不同,为学生提供可根据自己能力和兴趣进行的选择性学习。
新教材处处贴近生活
“信用卡该怎样申请、现金支票如何填写和支取,在以前的教科书上几乎没有涉及,但新教材则把大家关注的很多问题都提出来了。”陈耀文告诉记者,新教材以“生活为主题,理论为支撑”编写,改变以前教材按理论体系编写的模式,重新划分,按模块编写,以生活实际问题为中心,设定8领域、14科目、若干个模块。要求教师观念必须转变否则将不能适应新课程。
按照国家规定,学生在高中学段,每科都有必修与选修,学生必须完成必修课程(一个高中生必须具备的素养),另外还必须有两门以上(包括两门)的选修课(公民的个性发展),对于选修课程,只做最低要求不做最高限度,学有余力,可以探讨更多领域。
必修课本在难度和知识量上都有所降低,但是在这个基础上选修课则比以前教材更加细化,难度和知识量也加大许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新教材的更新周期将缩短以应对时代性要求。
整体难度有所降低
“数学中的函数只讲最基础的东西,英语中的语法也淡化了,总体来讲就是难度降低了。”陈耀文举了这样几个例子来证明新课改的难度变化。
新课程改变了原来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改将原有高中课程分成8个学习领域,每个领域又划分为若干模块,今后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将从以学期为单位转变成以模块为单位,这将使老师面临很大压力。
“按现有模块时间安排,则现在的教学紧迫度将会增加。”陈耀文表示,模块教学也将增加学生的考试次数。但为避免学生因节奏过快造成的疏漏,在高中模块教学中,部分学习内容难度将略有下降。
大部分教材选用人教版本
针对教师的培训分为宏观培训、纵观培训、微观培训。
宏观培训主要是讲新课程理念,7月5日到7月10日我们请教育部刘坚作了报告。纵观培训主要是教材和课标,教材培训的老师都是各科教材的主编或编委。
现在我们一共开设9个学科,教材主要来自三个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有:语文、数学、化学、生物、物理、政治;外语是外研社的;历史和地理是湘教版的。
主流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另外,体育、美术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但是,体育、美术、音乐、综合实践等学科是省里组织培训的。
微观培训主要是教学设计,培训时间大约是两天,以学科为单位。
学校之间差距会加大
“对于学校来说,要求也更加严格了。能不能把选修课程都开起来,可以说是学校综合实力的象征。目前,我省的学校在教学硬件和软件上都差别很大。各级教育机构在开设选修课的门数和开课质量上可能会有差距,所以对于学校的评价也将以开设选修课程的门数和开课质量来衡量。而这显而易见会对那些受各种教育资源所限的学校带来冲击。”未来课改会对某些学校产生的冲击让陈耀文有些担忧。
对于学生来说,竞争将更加明显,在什么层次的学校上学就会有不同的平台。因此,越是不发达地区,其教育资源可能会更少一些,学生的受教育程度也将会有所不同。从理论上讲,学生的负担将减轻,教学更加人性化,学习将更为主动化。但从实际出发,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将更多。
所以说此次改革并不是单纯减负、降低学习难度。新教材中重视学生的生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人生阅历。
教师不能“独霸”课堂
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是一项较大的挑战,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教师。
首先,观念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改变;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行不断地深入研究;再次,对于选修课要更加专业化,教学也要遵循生活化,贴近生活;研究的课题和领域要具备时代性并不断开发教材资源。
“说白了,以后上课可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是老师和学生充分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陈耀文最终用一句话解释了本次高中课改的核心意义:“就是今后教师不能一个人独霸课堂了。”
来源:山西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