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女生"被国外大学录取
2008-07-14

  她的高考分数不高,在国内只能上个独立学院,却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获得宝贵的机会,最终赢得国外大学20万元奖学金——

  大方、健谈,是武汉东湖中学高三应届毕业生张孟苏给人的第一印象,她的成熟与干练,更与18岁的年龄显得极不相符。张孟苏今年高考考了445分(文科),但新加坡一所大学却在一次面试之后就预录了她,还给了她20万元的奖学金。

  她乐于助人赢得机遇

  高考结束后,张孟苏到武大参加一场招生咨询会,不巧下了暴雨,赶到时招生人员已在撤展了。西南大学的一位女老师在拆雨篷,因为个子矮,显得分外吃力,张孟苏见状就走过去帮她的忙。

  这个不经意的动作,被坐在一旁的一位来自新加坡的老师看到了。张孟苏准备离开时,对方叫住了她,让她去面试。

  半个多小时,张孟苏时而用英语口语,时而用普通话,向5名面试考官推销自己: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二等奖,全国网络英语综合技能三等奖,全省书信作文大赛一等奖,英语口语三级……得知张孟苏综合素质如此全面,新加坡老师如获至宝,当即决定预录她为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学生,并给她4年共20万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

  【专家点评】

  唐一飞(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校长):主动与人交往和合作、乐于助人,是高素质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张孟苏被新加坡老师“发现”,表面上纯属偶然,但背后蕴涵着必然:主动帮助他人的品质,许多学生根本不注意培养,张孟苏有这样的好习惯,才会在关键时刻赢得机会。

  她是学校的活跃分子

  她为何受到国外大学的垂青?张孟苏的班主任柴迎宪给出了答案。

  柴老师说,她从小就很有独立生活的能力。高中三年,张孟苏一直是“活跃分子”:担任校学生会宣传部长、团支书,担任校文学社社长,带领社员组稿、编辑、拉广告,出了一本文学刊物;发起暑期社会实践……在同龄人中,张孟苏是一个“强人”,而且她还乐于助人。

  【专家点评】

  胡水生(武汉市解放中学校长):很多中学生不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成绩优良,但动手能力极差。张孟苏的成长经历,则体现了现代教育培养学生“先成人,后成才”的理念,积极参加各类健康的课外活动,则表现出了高素质人才应有的审美情趣。

  她的交往能力出众

  因为经常历练,张孟苏的交往能力出众。高二暑假,她想去学韩语,于是她去一家语言学校应聘,帮老板拉生源,老板说拉一个生源提成40元。张孟苏马上改口说要学韩语,要求对方少收她40元学费,对方不愿意。

  张孟苏说:“那我马上去找个人来应聘,你还不如直接给我少40元学费。”一番话让老板大吃一惊。

  【专家点评】

  陶宏开(湖北省素质教育研究会总顾问)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张孟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教育能力,可以说,她代表着我国人才培养的趋势和方向。

  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多培养张孟苏这样的学生。

  新闻链接

  “非尖子生”获得高额奖学金引发关于“选才标准”的思考

  新浪6万网友参与大讨论

  东湖中学女生张孟苏,高考分数只够上个独立学院,却被新加坡一所大学预录并获得高额奖学金。有媒体以《一个“非尖子生”的“传奇”故事》为题报道了这一新闻后,在网上引起了一场大讨论,其中仅新浪网的调查就吸引了6万多名网友参加。

  日前,新浪网在转载相关报道的同时展开了网上调查,截至记者昨晚发稿时,已有6万多人自发参与调查,其中近93%的被调查者认为,张孟苏获得外国大学奖学金“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代表人才培养新方向”。

  一名网友留言说,不是看重张孟苏上了什么学校,得了多少奖学金,而是惊讶于这个“非尖子生”所拥有的综合素质,“新加坡学校看重的肯定就是她这种非常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他们的招生老师这种‘抢人才’的敏锐意识和开放的选才标准值得思考和学习。”

来源:四川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