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考研专业课复习误区
2008-07-10

        专业课占取着夺取考研成功的一半几率。专业课付息的好,在初试中取得高分的话在复试时都回获得老师的青睐和重视。

        误区一:两种极端

        一种是拿到书就背,在理解方面浅尝辄止,另一种就是纠缠于每一个细节的理解,浪费时间,丧失重点。

        建议:无需多说,相信大家就已经知道这两种误区的危害。所以提醒大家在看书的时候要分清重点和次重点,重点的知识点要多话时间去把握和理解。难点更是需要时间来解答。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分清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从老师的笔记,历年真题中我们都可以归纳总结出重难点。这是各位考生必须做个一个功夫。

        误区二:盲目补充资料

        参考书都没有搞懂,就补充太多的专著性的资料。

        建议:我们都知道,建一幢稳定、扎实的房子,地基是一定要打好的。看参考书、和做一些基本的题目也是取得高分的首要问题。本科专业与考研的专业是一样的还好一点,那么跨专业的考生呢?跨专业的考生更是要先从最基本的参考书来入手。掌握了扎实的基础再进行专业方面的补充,也是对专业课大题的一种有效的复习方法。

        误区三:大量听无意义的课

        有很多同学会很兴致盎然地、盲目地去听本科生的课。其实这样有时候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一来时间拉的太长,浪费时间,二来给本科生讲的课不是针对考研的,好些前沿的问题都一带而过,而这些东西往往是考研的重点所在。

        建议: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听一些重要的课程,尤其是本校老师针对考研所开的课是非常好的(现在教育部严禁学校官方组织考研培训,所以以前的一些老师转向与大型社会考研培训机构合作),里面肯定有一些命题的信息。

        误区四:把希望寄托在押题上

        很多考生抱着侥幸的心理去猜老师出题的重点,这样的侥幸心理也是十分不正确的。殊不知在某些看上去阐述的文字并不是太多的地方,也可能出大题。

        建议:复习时要注意尽量先全面扎实地掌握课本知识,不要盲目猜题。在掌握了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再考虑拓展知识面。及时总结、把握书中的重点、难点,多做笔记进行专题整理。根据一些重要的原理性知识,结合考试的热点和难点,重点突破,同时列举自己不是很熟悉的知识点,一个一个问题解决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系统化和融会贯通。分析历届试题,发现其规律,把握出题老师的思路,根据题型,有针对性的复习。这样会为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文科性的考试同学们可以经常翻阅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杂志、期刊,关注专业动态。还要注意对所报考学校所持学术观点尽可能了解得深一些,多一些,倾向性强一些,否则就有可能在考试批卷中吃亏。理工科学生一定要重视实战性训练,考前强化练习。

来源:奥一教育频道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