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升初中的找"出口"
2008-07-01

    天山网讯(记者郑义源报道)小学升初中,一个简单的升学问题,悄然间竟然变得有些复杂了,家长、学生都在共同面对其中的种种问题。

    家长:攀比心理作祟

    小敏是乌市新医路某学校的六年级学生,这所学校可以由小学直接升入初中,小敏还未毕业,学校已经召开家长会,班主任老师就开始说服家长,希望孩子能直接在该校上初中,如果那样的话,可以减轻家长付学费的负担。

    小敏的学习成绩在班里较好,但是听家人说该校中考成绩不太好,小敏的家长不希望小敏在该校上初中,在填写将来是否在该校就读一栏时,小敏按照父母的意见,毅然填写了“否”,小敏的父母很希望孩子到其它名气大些的中学上初中。

    有小敏家长这种想法的人还有不少,以至于小敏就读的学校面临学生流失的问题。与小敏同年级某班的孩子叫小琴,父母见孩子有画画爱好,多年尽全力培养孩子作画,如今面对升初中,孩子的父母听说乌市北京路某校美术是强项,就带孩子到离家5公里外的这所“名校”参加了报名考试,他们“望女成凤”心切,希望将来孩子能借助于“名校”的力量考上有名的美术学院。

    家长的这种跟风不仅使他们自己身心疲惫,孩子们也苦不堪言,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童心,在毕业前,孩子们议论最多的话题也往往是 “你到哪上初中?”“听说想上××校很难啊?”“××校的数学、物理教得特好,妈妈让我上这所学校。”

    现在,有些家长热衷于所谓的“名校”,家长的这种攀比心理,使一些学生流向了这些“名校”,这导致了一些学校“大额班”现象的出现,从这一点来看,在某种程序上,这些“名校”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教育部门:不要轻信所谓“名校”

    乌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处长王贵忠说:“人们没必要追逐那些所谓的 ‘名校’,那些学校被人们‘神话’了,我们不否认学校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差异是很有限的,我认为学生自我努力才是学习好坏的关键。”

    他说,乌市教育部门不提倡所谓 “名校”说,为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均衡发展,有效遏制择校现象,今年初中招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大力推行推荐生、保送生制度。

    根据乌市2008年初中招生工作规定,乌市教育局根据国办初中学校办学规模和学区内的生源情况,制定了国办初中学校的招生计划。国办初中学校的计划招生班额为50人。小学学生毕业不得举行全市或全区(县)统一命题的考试。未经审批任何初中学校均不得举行或变相举行选拔性的文化课入学考试。

    据了解,乌市教育部门规定,具有本市常住户籍的小学毕业生,按照教育行政部门所划定的初中学区,就近或相对就近免试入学。

    今年,乌市教育行政部门还将依照小学毕业生填报的信息,加大和强化小学毕业生电子档案的建立,并根据小学毕业生电子档案信息,按学区进行计算机网上录取分配。严禁学校擅自招收学生,严格学籍管理相关要求。

    流动学生:希望不再流动

    据乌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提供的一组最新数字,乌市有小学175所,初中91所,现有小学生197916人,初中生9578人,光在义务教育阶段 (小学至初中)的流动人口子女就读的就有85706人,这是一组惊人的数字,也是一群不应该被忽略的学生。

    在这个特殊人群里,有随同父母在乌市打工的农民工子女,也有随同家人在乌市上学的其它城市的非农业户口人群,因为家长的不确定工作关系,使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小学升初中也面临择校的问题,这种生活和学习状态使孩子们的学习很难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根据乌市2008年初中招生工作规定,外地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及其他流动人口子女,本着相对就近的原则,由乌市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学校安排入学。

    张泽刚夫妇租住在乌市阿勒泰路汇芙园小区,这两天,他们的孩子晓君到哪里去上初中成了他们担心的问题。他们是来这里没几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对乌鲁木齐学校的情况知道不多。他们曾经几次搬家,每次搬家都会牵扯到孩子转学,孩子的成绩忽上忽下,他们知道孩子有一肚子苦水,最大的愿望是不再搬家,不要影响自己的学习。张泽刚夫妇说,他们辛苦挣钱不就是为孩子搭建一个美丽的梦吗?这次,经过商量,他们决定让孩子在居住地附近的一所学校上学。他们还决定,为了将要上初中的孩子,他们不再搬家了。

    张泽刚说,既然政府有规定了,我们的孩子就就近上学,会和其他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教育。

来源:天山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