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职业教育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纪实
2008-06-27
 地震震不垮发展职教的决心——四川德阳职业教育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纪实

    四川德阳是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之一,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厂三大企业。依托这些大企业,德阳市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中职学校28所,高职院校5所,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达10万人以上,每年培养技能型人才2.5万名。

    汶川大地震让德阳职教受到重创。记者日前来到该市,近距离感受职业学校师生抗震救灾的英勇事迹,感受德阳职教恢复重建、重新崛起的希望。

    “只要学生在,职业教育就有希望”

    5月12日,德阳绵竹市汉旺镇,那座标志性的钟楼,时间永远定格在14时28分。

    顷刻间,东汽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的实习厂房垮了,教学楼塌了,食堂被夷为平地。教师许念华突然感到地板在晃动,她对来办公室拿资料的学生尹贵生、罗强大喊:“地震了!快跑!”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两名学生惊恐万状,不知所措。许念华冲上去,护着两名学生撤退到楼梯口。

    教室里的教师听到许念华的呼喊,立即组织学生向楼下跑去。此时,震动更加强烈,教学楼的墙体已经开始垮塌,砖块哗啦啦地往下掉。这时,一根巨大的屋梁倒了下来,重重地压在了许念华瘦弱的身躯上……

    副校长张镜辉说:“许念华的办公室在教学楼最靠近楼梯口的位置,地震来临之际,她完全有时间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地震发生后,学校第一时间组织自救。多名学生被压在预制板和成堆砖块的夹缝中,没有工具,教师们硬是用双手从瓦砾中挖出了一个个狭小的洞口,爬进去施救。此时,余震不断,危险性极高。

    地处绵竹的四川警安职业学院是一所民办职业院校。地震发生时,副院长张金义刚刚下楼。

    听到学生们的惊叫声,张金义一边叫他们快趴下,一边命令学校的特训队把守楼梯出口,防止出现踩踏事故。与此同时,教师们迅速组织学生撤退疏散到体育场。整个过程只有短短几分钟,4000名师生全部安全撤出。

    张金义说,地震发生后,警安学院的师生成了重要的救援力量,被分别调遣到市区、汉旺和拱星三地执行救援任务。整个救援行动,警安学院师生完全是跑步前进的,连喘一口气的工夫都没有。不少学生绊倒了,爬起来又跑,累得跑不动了,扶着墙行进。

    教师们看到学生的样子,心痛地说:“你们太累了,休息一下吧!”学生们含着泪水,大声吼着:“老师,现在这个样子,我们不能坐下来!”

    据初步统计,德阳市职业院校共有144名师生遇难,受损校舍面积64.8万平方米,损毁教学设备7.4万台(套、件),直接经济损失6.1亿元。

    德阳市教育局副局长胡北说:“只要有学生在,德阳的职业教育就有希望,德阳就有希望。”

  “爱,是因为我们血脉相连”

    特大地震灾难,瞬间吞噬了一切,让师生失去了曾经熟悉的校园。

    10万名无法复课的学生,牵动着每一个德阳职教人的心,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东汽技校2600多名学生分三批全部实现省外转移,被安置在北京、江苏、湖北等地的工厂企业顶岗实习。

    北大青鸟集团向德阳灾区的高中生,免费提供专业的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灾区学生在校期间,北大青鸟将给他们发放生活补贴,并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

    对口支援绵竹市、什邡市的江苏省和北京市分别提出,将为两地中职学校解决4000名三年级学生的顶岗实习和4000名二年级学生的教学实习,还对口援建两地的职业学校。

    “爱,是因为我们血脉相连!”江苏省教育厅负责人在对口支援会议上说。

    德阳市教育局也迅速出台举措:全市所有中职学校敞开大门,愿意接受中职教育的灾区学生都可入校学习。未升入高校的高中毕业生,全部在中职学校免费学习一年,毕业时可获得中职学校毕业证书。

    与此同时,德阳职教系统也不惜一切代价,全力重建家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向东方汽轮机厂伸出了援助之手。虽然地震中学院5000多平方米的教学用房严重受损,但学院仍将刚刚竣工的5000平方米的数控生产性实训车间重新规划调整,腾出1000余平方米场地,作为东汽叶片分厂的生产场地。

    东汽技校每年为东汽代加工部分产品零件,为了帮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冒着残垣断壁随时可能倒塌的危险,教师们肩扛手抬,奋力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铣床、车床、焊机等设备65台。

    “职教要抓住时机,今明年全面崛起”

    灾难,让人奋发;困境,孕育崛起。

    5月16日,大灾过后第四天,德阳市教育局就召集中职校长开会,明确提出,在抗震救灾、重建校园的同时,今年德阳打造的西部职业教育高地的目标不变,就业率和招生任务不减,教育水平不降低!

    实现这样的目标谈何容易!以招生为例,为了确保中职招生2万名计划的完成,教育局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把招生任务分解到乡镇、社区和学校。教师们冒着余震的危险,翻山越岭,走村串户,到学生家中动员、宣传国家的优惠政策。为确保中职学校今秋如期开学,市抗震救灾指挥部优先为学校提供活动板房等基础设施……

    胡北告诉记者,灾区恢复重建,不是简单的克隆和复制,而是要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升和发展。德阳职业教育的灾后重建,既关系着该市的重装基地建设,也关系着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把重建与德阳实施职教攻坚计划、建设西部职教高地结合起来,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校企合作、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的职教园区。

    德阳舞蹈学校在校生只有400多名,但特色鲜明,是唯一获全国舞蹈艺术大奖的中职学校。但由于受灾影响,加之专业和规模的限制,学校恢复发展十分艰难。萧丙养生科技职业学校、富丽达服装职业学校等一批中职学校,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在灾后重建规划中,德阳市政府决定,将十多所像德阳舞蹈学校这样的学生规模不足千人,但特色鲜明且发展潜力巨大的“小”学校,集中起来办学,为学校减轻负担,打造一个资源共享、管理统一、教师互用、办学各异的“特色中职教育园区”。

    职教只有面向市场发展才能成功,而政府主导是面向市场的前提。德阳抓住灾后重建时机,对来自广州、四川凉山等地上门洽谈合作的企业,市教育局鼓励职业学校去外地办分校。目前,德阳职教已在新疆、甘肃、四川宜宾等地开办了分校。

    “德阳职校现在火得很。”胡北自豪地说,德阳全市职校资产总值现已达到25亿元,有20多所职校与近500家企业建立了机械电子、建筑安装、商贸旅游三大专业联合。德阳职业学校的实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但最吸引这些学生的,还是到德阳学技能可以学到真本事,最终找到好工作。

    “地震震不垮德阳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相反,职业教育还要抓住灾后重建的时机,今年内恢复到原有水平,明年全面崛起!”德阳市教育局局长毛君甫自信地说。

来源:中国教育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