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6月14日 11:39来源:大河网--天下声音 张勇
大河网讯 不可否认,周杰伦的《青花瓷》以其独特的审美眼光以及优美的文辞曲调吸引了众多关注,在广为传唱的同时,甚至博取了08高考命题老师的青睐。于是,山东考生们便惊讶的在基本能力测试考题内见到了偶像的身影。对此,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在庄严神圣的高考面前,我们迷惑了——因为几句歌词。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正确的。作为艺人,周杰伦、方文山“与时俱进”,看清这个公认的道理,于是一首首“中国风”相继出炉。《东风破》、《千里之外》、《青花瓷》,中华民族5000年的优秀文化积淀给歌星们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细读这些歌词,不得不承认作者文笔的优美以及匠心的独运。每一篇词都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再现与演绎。将时尚的流行音乐与传统的诗词歌赋相结合,让新潮的艺术形式与悠久的华夏文明相贯通,我们在欣赏流行歌曲的同时也沉浸在古典文化当中,换言之,紧跟时代潮流之时也继承优良传统,这样一举两得是事,何乐而不为?相信这也是周杰伦的歌曲三度被纳入考题的原因之一。
著名收藏家、鉴定家马未都曾经指出《青花瓷》歌词中存在的两处错误,一是青花瓷底部的从未书写过汉隶,二是瓷器从未有宋体落款。对真理和事实的尊重推崇是正确和必要的。专家的纠错提醒我们在接受的同时应当有选择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但这并不是完全否定歌曲的理由。
高考是神圣的、庄严的,涉及到一个民族未来的考试不容丝毫差错。艺术创作是灵活的、多变的,一个民族的文化繁荣同样不容小视。将二者结合是大势所趋,我们在科技进步的同时还要文化兴盛。俗语讲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在追求各自喜好的同时不应该忽视甚至拒绝兴趣的盲区。优秀的东西之所以优秀,并不是因为简单的满足人们的口味。
不管《青花瓷》烧制的是否完美无瑕,不管《千里之外》是否有金榜题名,也不管《东风破》处是否隐匿圣贤,我们要做的,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而不是定势思维墨守成规,优秀的东西总是可以在大雅之堂绽放光彩的,过分苛求形式只会造成精华流失,别让高考把《青花瓷》烤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