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平安高考”的目标对于逾千万名考生这个数字绝非易事,突如其来的“5·12”大地震更对此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确保高考在非常时期顺利举行,考验着政府的能力,更考量着政府的责任心。
“平安高考”要确保考生的身心平安,这对于遭受地震后仍要如期进行高考的四川省17个市(州)和陕西省的考生尤为重要。在受灾严重的陕西省宁强县和略阳县,3000多名考生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内安然度过了第一天的考试。在四川省部分如期举行考试的地区,每一间考场都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排查,设置了应急疏散通道和紧急避难所。考前,这些地方的考生还接受了防震自救知识教育和心理减压辅导,有助于他们比较轻松地应对高考和防范地震的双重心理压力。
“平安高考”要确保考试的顺利安全。在全国2500个考区、8700个考点、36万个考场中,100万名监考员和9500名巡视员实施监考,高科技手段监视无线电作弊手段,网上巡视系统拍摄并保存考场录像,无一不在强化高考的外部保护环境。更为严厉的高考违纪处罚规定、刚刚升格的高考试题保密期限,又为打击舞弊、严肃考风提供了刚性的政策法规依据。加强考生诚信教育、建立高考诚信档案则为高考从根本上构筑起坚固的防火墙。
“平安高考”更要确保国家人才选拔制度的公平、公正。提前公布招生信息、广泛开展志愿填报咨询、建设并完善“阳光高考”信息服务,加强保送生名单公示,就是要让考生考得更安心,家长看得更明白,社会监督更有力。
高考涉及千万个家庭。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1年来,中央政府坚持不懈推进高考改革,不仅要为国家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更要使高考成为社会公平制度的窗口,成为政府加强公共服务的平台。
高考牵动民情民意。今年高考恰逢灾害发生,各级政府因地制宜、灵活应变的政策措施,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信念,传递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