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应纳入素质教育
2008-06-04

  在此次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因所有学生和老师无一伤亡而声名远播,该校校长叶志平更是被网民们称为“史上最牛校长”,而这一“奇迹”完全得益于该校长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有关专家表示,这让我们在痛定思痛之余,也清醒地意识到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生命教育创造学校零伤亡奇迹

  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紧邻北川,是一所再普通不过的中学,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也遭遇重创,但由于该校长年坚持组织学生紧急疏散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20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按照平时演习的路线撤退,无一伤亡,创造了一大奇迹。

  通信恢复后,这所学校的老师们在接到家长急切的询问电话时,都会骄傲地告诉家长:我们学校,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

  安县桑枣中学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人们在感动的同时,也为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喝彩”。

  天津市民张东升告诉记者,在此次地震中,如果其他学校也能像安县桑枣中学那样,在日常教学中就开展生命教育,或许不会有那么多学生罹难。

  网友“白云洞人”认为,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升学率再高也不如学生的安全重要。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健全的高素质的人,如果连人都没有了,何谈高素质?建议平时只顾升学率的学校,首先重视学生安全,平常多进行安全教育,重视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生命教育强调科学求生

  在采访中,专家认为,生命教育旨在不断发现和消除人性的弱点,应该成为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表示,“生命教育”其实就是认识生命的重要性,认识人生的社会意义,掌握在危难时求生的基本方法。显然,这些并不是空洞的说教,更不是杞人忧天,相反,它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生命教育”因其强调求生的科学方法而具有了科学性和实用性,通过这种教育,学生们可以感受生命的意义和社会价值,还可以得到必要的科学知识。

  多次赴日本的南京国际和平研究所研究员朱成山告诉记者,日本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本领,小孩一上幼儿园时就会被带到地震模拟车上学习逃生技能,这当然与日本经常发生地震有关,但日本教育部门的这种“忧患”意识确实值得我们借鉴。

  朱成山说,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特地设立了全国哀悼日并降半旗,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这对国民,特别是对中小学生具有极大的教育作用。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将“生命教育”纳入到学生的日常教育之中。

  在采访中,一些学校的负责人也表示,生命教育还要“扩容”,可将防病防灾、生命救护等一系列相关知识融合成一个生命教育体系。

来源:大众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