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内蒙古频道6月2日电(包秀文、牛甜)高考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还处于青春期的十七八岁的高三考生来说,阅历浅、经验不足,对社会和自己还不能完全了解,面对“千军万马勇闯独木桥”的激烈竞争,家长自然成了他们最强有力的支持者。那么,要陪伴子女经受“考”验的家长,他们的内心有什么感受?为了孩子他们如何调整了生活和工作的节奏?怎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近期,笔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多位高考学生家长,倾听他们娓娓道来家有考生的故事。
董少云是笔者的同事,他的女儿董雯要参加今年的高考,在与记者交流时,他说到最多的三个字是“平常心”。董少云说:“我女儿的学习成绩一直比较稳定,我和爱人都很信任她,我们除了照顾好她的冷暖、饮食、睡眠外,基本上没有再做什么特殊的努力,我们希望她能感受到温馨轻松的家庭氛围,不希望她有太大压力。至于对高考成绩的期望,我们只要女儿尽力就好。”
董雯也笑着告诉记者,她在家里和学校都没有感到特别的压力,这让她的情绪比较放松,能够以较好的状态去迎接高考。董雯认真地说:“来自父母、亲人、同学、朋友的鼓励对我很重要,他们给我增添了很多信心和勇气,我非常感谢他们。”
考生呼日勒虽然是蒙古族,但他就读的是汉文学校,他的父母对儿子高考的事儿想得很开,他们说,儿子的成绩不算拔尖,因此我们也没有过高的期望,只要他能在考场上充分发挥,考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我们就认为孩子高考成功了。在临近高考的几天里,鼓励孩子树立信心还是很有必要的,其它的方面就顺其自然吧!呼日勒的父亲还向记者道出了他的观点:“学习知识很重要,考上大学的目的也是为了学到更多知识,我真的认为高考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不管他考上考不上,只要他以后能够不断地学习、长本事,那我就很欣慰。”
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长向记者介绍了她的感受:“这做父母的,哪个不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我也一样呀!现在是大小测验三六九,模拟考、会考月月有,儿子每次考试的成绩都牵着我的心,说实话,我一点儿都不比他轻松,可我又不敢过多地表露我的担心,只能从孩子的细微变化中去感受他的情绪,还得理解他目前所承受的压力,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飞了,轻不得也重不得呀!”
在复习迎考的紧要关头,家长采取恰当的助考措施对于孩子顺利通过高考并取得理想的成绩至关重要,因此,很多具有丰富高考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也总结了一些家长在考前应该注意的问题,如作为家长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以此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考试信心;做好后勤保障,配合学校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与学习,与孩子通过平等交流来减压,并进行必要的安全、卫生教育等。
子女高考,也是对父母心理品质的考验,我们要用良好的心态去感染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与战胜困难的力量。
来源:内蒙古广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