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罗艾桦 李刚
2008年05月31日21:01 来源:人民网

帐篷里的“心连心学校”
|
“快,我们抗震救灾去!把我们的钱捐进去,把我们的物品背进去,把我们的血流进去,把我们的爱献进去,把我们的希望扛进去......”(如图2, 罗艾桦摄影)
31日下午3点,八名在地震中失去了校园的汶川映秀灾区的孩子,坐在一座十来平方米的帐篷里大声地朗诵着。帐篷正门清晰可见“映秀心连心学校”七字。据介绍,这是映秀灾区第一所由志愿者自发办起来的学校。
主创人兼“校长”唐仓健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办这所学校,灵感来自于他们为灾民送慰问品时,不少老乡央求他们把闲在家里无所事事的孩子们组织起来学点文化。“六一”就要来临,唐仓健很快组织到一班志同道合的志愿者,一部分人负责“建”学校,一部分人张罗着“招生”。一切还算顺利,大约忙到昨晚12点,从漩口中学废墟里找来的十来套半新半旧的课桌椅已整整齐齐摆放好,幸运的是还弄来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被庄重地挂在黑板上方。
别看学校小,学生却囊括了学前班、小学、初中各个层次,甚至还有两位已上高中的女孩也来坐了一节课。教学内容也是丰富多彩,不过多是由着孩子们的需要和喜好去安排。可不,原来就读映秀小学三年二班的杨莲玉就大方地告诉记者,她最喜欢这里的美术课喽!漩口中学初一二班的苟智东则盼望诗朗诵和踢足球。当然,在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的几位“老师”那里,亦少不了心理干预这门重要课程,主要是让大家说说心里话,排除恐惧和忧郁。“校长助理”叶雅梅还不忘祝愿孩子们儿童节快乐。她动情地对孩子们说:全国人民都在关注你们、爱护他你们,千万不要觉得孤单!要好好学习,好好生活,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死去的老师和同学!孩子们懂事地点了点头。唐仓健表示,他们会想千方百计把学校办得再大些好些,并办到当地教育部门来接收的那一天。(汶川5月31日电)
 |
帐篷里的“心连心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