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全国对校舍安全进行普查
2008-05-24


乔志峰 刊发时间:2008-05-24 13:33:51 光明网-光明观察 作者:乔志峰


    5月12日的地震中,绵竹市五福镇富新二小的教学楼,如积木般地垮了下来,堆成了一座大坟,永远埋葬了127个幼小的生命。而教师办公室震后无恙。“他们不是死于天灾,而是人祸!”悲愤的家长表示,这所1989年建成的校舍,充斥松散的水
泥灰、少量的钢筋,完全是个豆腐渣工程。近段时间,遇难孩子的家长们把校舍的问题多次向当地政府部门反映,23日,绵竹市多系统组成的工作组,已经进驻学校,开始展开调查。(《南方都市报》5月24日报道)

  震灾后,校舍的建筑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尤其是那些吞噬了上百孩子生命的教学楼,更是受到了广泛质疑。绵竹市多系统组成的工作组现已进驻富新二小展开调查,我们期待工作组能早日查清真相,给遇难孩子的家长们一个说法。

  由此,笔者以一个公民的身份郑重建议:请国家组织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对全国的校舍进行拉网式普查。一定要摸清各地校舍的质量状况,彻底排查安全隐患,并立即亡羊补牢、进行整改。

  事实上,汶川地震刚一发生,我们的邻邦日本就已经开始行动了。日本政府内阁紧急举行会议,决定由中央财政安排主要资金,争取在5年内完成全国4.5万栋公立中小学校校舍的补强施工,全速推进“校舍补强计划”。(5月19日《第一财经日报》)

  为什么日本如此重视校舍的质量和防震功能?原来,日本防震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学校是第一避难所”:所有的房子都可以倒,学校的房子不能倒。

  1923年关东大地震中,日本也有一些学校教学楼倒塌,学生集体遇难。当时的日本政府痛定思痛、深刻反思,以“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为最高原则,要求必须把学校建成每一个地方最牢固的建筑。从此,学校不仅是日本人的教育场所,更已经成为日本人的生命保护所,成为“第一避难所”。

  与邻邦日本相比,我们在某些方面显然做得不够。我国已颁布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在校舍抗震设计、施工等方面还缺乏明细规定。即使是已有的规定,是不是在每个地方都不折不扣得到落实了呢?恐怕还很难说。

  在多处教学楼倒塌、学生死伤惨重的悲剧面前,我们是否该向邻邦学习,真正重视起校舍的安全问题呢?我认为,现在立即着手对全国的校舍安全进行全面的普查,已经是刻不容缓的要务。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