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现教传媒网—现代教育报
那一刻,哀思在凝聚,力量也再次迸发——“中国加油!中国加油!”……在三分钟的沉寂默哀之后,数万人的呼声在天安门广场上拔地而起,冲彻云霄。这异口同声奏响了一个民族万众一心的最强音,这一民族的呼吼足以压倒7天前大地震颤的气势!
7天前,地震震塌了房舍工厂,破坏了道路桥梁,摧残了肢体生命,但却撼不动、震不塌、冲不垮我们团结互助、无私奉献、顽强不屈、奋勇向前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
“灾区需要什么、我们就奉献什么”的爱心汇聚,那忘记幼子用乳汁哺乳受灾婴儿的“警察妈妈”,那开山劈石用血肉之躯趟开生命通道的十万将士,那不顾自身受伤出血“只要群众脱险”的66岁总理……太多的人、太多的事,在这争分夺秒的7天时间里,展现出五千年来植根于我中华民族骨髓之中的精神和意志。
7天来,电视每一个频道,电台每一个声音,报纸每一个版面,人们每一个行动——救援汶川。是啊,我们的兄弟姐妹正遭遇不幸,我们怎能不慷慨解囊?我们怎能不献血以备?在这携手同心里,中华民族再次感受着同一个呼吸、同一个心跳,华夏儿女的血再一次交融了!
这一切是多么珍贵的东西呀!教育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的最重要途径,教育工作者应该去、必须去保存、珍藏、传承这一切!而且在这场救援行动中,孩子和学校最牵动人心——总书记和总理都亲临受灾最严重的北川中学,挖掘队伍直扑垮塌的学校,河北唐山承诺接收五百名地震孤儿……
同时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害中,我们教育系统也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那放弃自己孩子救助别人孩子的聂晓燕老师,那为了救学生毅然赴死的吴忠洪老师,那张开双臂用生命守护学生的谭千秋老师……
这是一笔多么丰厚的精神财富呀!在救灾现场,温家宝总理说:“救人,有人就有一切!”抗震,是挽救人的生命;教育,是武装人的头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地震磨砺出的最具营养价值的精神和意志调制好,作为珍贵教育资源,用以浸润我们“明天的太阳”!
传承是被动接受,承传是主动施与,在汶川抗震中凸显的民族精神和意志必须去“承传”。有了这承传,何来垮掉的一代?有了这承传,何须创新的呼唤?有了这承传,何愁民族的复兴?
就让教育承传这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