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部发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预警通知
加强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防控
本报北京4月30日讯(记者 焦新)教育部日前发出2007-2008学年度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第三次预警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与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的联系与沟通,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做好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通知指出,随着气温升高,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开始进入高发期。自今年3月以来,在安徽省阜阳市等地儿童中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部分省(市)的一些学校还相继发生感染性腹泻、甲肝、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流行事件和食物中毒事件。
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要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和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管理。各学校要通过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对广大师生集中开展一次食品卫生、饮水卫生、预防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认真落实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早报告。
同时,各地各学校要强化报告意识,发生学校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必须按要求立即向当地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报告,并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此外,教育部还印发了《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知识要点》(知识要点具体内容见二版),指导各地各校做好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