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台州网
义务教育是让全体民众享受受教育的权利,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今年秋季开始,将全部免除城镇居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这是一个备受欢欣鼓舞的好事,然而在全国上下愈发关注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只免除小学至初中的学费,似乎还略显不足。
笔者以为应将义务教育阶段向前延伸3年,也就是说将幼教阶段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其实不光笔者这么想,今年两会期间许多全国人大代表就提出,应尽快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幼儿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制度的起始阶段,它是一种基础教育和前瞻性教育,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越来越意识到幼儿起步教育的重要性。
正如全国人大代表朱永新所说的那样“儿童的早期教育,是决定人的一生发展的关键。在孩子走进中小学校大门以前,他们的人格特征、行为方式、认知风格,基本上已经开始形成或者具备了雏形。幼儿教育其实是整个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其实,国家早在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里就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国民认知上,还是在法律机制上,都确立了其重要地位和作用。
然而,目前在许多地方幼儿园入园贵、入园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算过这么一笔账,在一些地区,一个孩子上一年幼儿园开支在8000元至10000元,相当于一个大学生一年的开支,甚至还要高。
幼教的花费已成为继大学教育之后压在年轻父母身上又一大负担。而在一些农村贫困地区,许多孩子根本就没机会上幼儿园。
造成“入园贵、入园难”最根本原因在于国家财政投入不够,导致公办幼儿园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促使一些幼儿园不得不提高学前教育收费,来维持正常经费支出。
而在一些地方,私立幼儿园遍地开花,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管理机制良莠不齐,又导致安全事故接连不断。如何规范幼儿的学前教育制度,确立其合法合理地位,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紧迫的课题。
解决以上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大对幼儿园的投入。当然,国家目前也有困难,不可能一下子拿出一大笔资金来办幼儿园。
笔者以为,可以整合部分设施较为过硬的政府部门管理的幼儿园,将其纳入到公办幼儿园范围,通过国家、地方政府、幼儿园三个层次筹资方式,降低学前教育收费。
同时,加大对私立幼儿园的扶持和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办园体制,对配套设施不齐全、教育资质不高、管理混乱的幼儿园实行整改、关闭等措施,彻底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并逐步实现“幼教免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