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要考民办学校,真是比高考还难。高考至少统一试卷,上不了第一志愿,还有二、三志愿,现在,我们就一个机会。”日前,本报《八所民办学校 5月实行统考》的报道出街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八所民校统一时间考试虽然减轻了家长和学生的奔波之苦,但目前为止,出于种种原因,各校无法就“联测”和“成绩互认”达成共识,这意味着家长和学生只有一次上民校的机会,一旦考不上,就只能就近入学读公办学校。对此,有家长不禁抱怨:“上优质民办学校的几率真是比高考机会还低。”
而有专家则认为,家长“挤民校”的心态应该调整,公办学校也有很多优质教育资源,能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家长:
只有一次机会比高考还残酷
“只能报一所,考得上就好,考不上就只能就近入学,到公办学校去。连选择其他7所民办学校的机会都没有。” 昨日,在华英学校自主招生报名处,来自禅城的家长姚先生和妻子咨询工作人员,如果拿着一个学校的成绩,能否到其他学校报读,当得到校方否定回答时,姚先生显得非常失望。
除了对民校“统考”的细节不清楚之外,更让家长们无法接受的是,各校不“联测”,不实行“成绩互认”,这就意味着学生今年要么考上民办学校,要么就只能就近入学入读公办学校。
有家长还认为,成绩好的学生更容易选定报考目标,但对一些中等成绩的学生来说,则少了很多选择机会。例如家住顺德碧桂花城的陈女士的儿子小骏今年就要上初中了,小骏的中等成绩难坏了陈女士夫妇,“原本想搏一搏华英,然后再报考南海几所学校,就算上不了华英,还有其他的机会,多个预备,说不定有一场发挥得好就上了,没想到新规定一出来,我们成了背水一战了。”陈女士说,现在她和孩子压力特别大,像高考填志愿一样,一旦选错就错失良机。
记者还发现,有不少家长还开始到处打听各所民办学校的实力水平、师资优劣……甚至找来各校历年的试题给自己的孩子练兵,希望能够找到孩子更容易考得上的学校。
学校:
缺乏牵头者实行“联测”
虽然家长们意见多多,但记者还是从华英学校、南海实验中学、顺德中学初中部德胜校区等多所民校了解到,由于操作上的困难,甚至涉及利益问题,各校还是没有就“联测”和“成绩互认”达成共识,这意味着,今年各民校依然是各考各的,自己出题,自己改卷,自己划定分数后录取……
对此,华英学校的有关负责人无奈地说,虽然华英学校愿意和其他学校实行“联测”和“成绩互认”,但如果各校试卷不统一,很难做到“成绩互认”。比如说,各校试卷难度不同,具体考试内容不同,评分标准以及改卷的标准也不同,这些导致报考不同学校的学生的成绩没有可比性。“其他学校也没有义务提供他们的试卷给我们参考,所以要在不同试卷的基础上实行‘成绩互认’,操作起来难度很大。”该负责人分析道。
还有的民校负责人则认为,各校不实行“联测”或者“成绩互认”,是因为缺乏一个机构或者部门牵头统筹。“各民校都有自主招生权利,除非有机构或者部门牵头要求试卷统一和成绩互认,才有操作的可能性。”该负责人说。
也有教育界相关人士分析认为,各校之所以不愿意统一试卷,是怕一旦试卷统一,录取方面就会划定统一的分数线,这样各校的实力就“暴露”出来了,部分学校出于利益和自我保护心态,不愿意参与“排名”,因此第一时间否定“统一试卷”,因此“成绩互认”就更无从说起了。
专家:
公办初中也有好学校
对于很多家长对教育部门出台的这一新规定不理解,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佛山市禅城区高级教育顾问安文铸教授认为,这一新规定从长远来说,对佛山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发展是十分有利的,是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公平、公正,也有利于调整社会对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些不良导向。
从事教育学术研究多年的安教授,对“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他分析说,民办学校,特别是国有民办学校是历史的产物,这些学校有自主招生权利,为了网罗优质生源,部分民办学校争先实行提前招生,严重影响了小学的正常教学秩序,从学术角度来说,也是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从人性上说,如果教育部门不统一各民校的考试时间,家长们就会带着学生今天报这个学校,明天报考那个学校,为了让孩子考上民校,不断增加学习负担,使不少学生觉得读书很痛苦,不开心,这些都是不健康的社会导向。“因为民办学校的优劣不能代表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招1千人6千人报考的红火场面也不见得就是好的。”安教授说。
“现在有很多家长认为,佛山就华英、石门等民校是好初中,而公办学校则是无奈的选择,这一想法是不理智的。”安教授说,华英等学校拥有全市最好的生源,出好成绩也是必然的,然而从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来说,公办学校也不比优质民校差。以禅城区为例,佛山三中初中部、佛山四中初中、南庄的吉利中学,甚至张槎中学等公办学校,在教育学生方面同样非常出色。安教授说:“每次有其他省市的教育界人士来参观学习,我都会推荐到这些公办学校去,因为他们的确做得不错。”
来源:佛山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