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祖英等联名提议:小学应增繁体字教育
2008-03-13

    来源:百灵网—南方都市报

宋祖英等联名提议:小学应增繁体字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宋祖英

简体化汉字已使用了几十年,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郁钧剑、宋祖英、黄宏、关牧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联名递交了一份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在小学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将中国文化的根传承下去。

委员们在提案中表示,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而汉字的简化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

提案建议国家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设置繁体字教育,比如将繁体字设置成必修课,或在讲授简体字的同时也教繁体字。今后大家即便不使用,也要知晓,因为这毕竟是中国文化,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兴旺都有好处。 (本文来源:南方网 )

各方声音:

应做到识繁写简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

汉字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总的发展趋势是趋向简单,解放初期实行汉字简化,一方面是继承前人工作,因为汉字简化从清末就有人主张了,另外也是因为新中国成立时90%的文盲率急需扫盲,对汉字简化有利于此。

“现代我们使用的简化字,绝大部分时古已有之,有的是古代手体字,有的是古代草书,也有一部分是同音代替。”

陆俭明认为,在趋势就简的前提下,没有再变回繁体的必要,具体到一些个别字可能需要调整。比如王干提到的两岸交流等问题,陆俭明认为可以实行“识繁写简”的方案,即认识繁体字使用简体字。

需要修改的是同音代替的简化字

中国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郑张尚芳

对于那些一个汉字对应一个简体字的汉字,简化字的使用更方便,应该提倡,需要修改的是同音代替的简化字。

比如后来和皇后的两个“后”字,在繁体字中不是一个字,现在统一之后,在古文中提到“后书”就不明白到底是皇后书还是什么。只要把这批字改回繁体字,就把简化字的最大缺陷纠正过来了。郑张尚芳估计这批异体字大概有100余个。

五十年内,废除简化字如何

文学评论家王干

王干从5个方面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他认为简化字存在的理论基础已经不存在,当初推行创立简化字是为汉字拼音化道路做铺垫,如今已证明拼音化走不通。

其次,他说当初提出使用简化字是从实用角度来讲,如今随着电脑的普及,书写汉字几率大大降低。

此外,王干称简化字给古典文化典籍也带来了伤害,而废除简化字有利于海峡两岸的统一,因为台湾、很多海外华人至今仍使用非简化字。

王干同时也强调,自己并不主张立即废除简化字,因为简化字至少影响了近三代人,一下子恢复繁体字会带来一定混乱,所以应该慢慢废除。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