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错一字扣一分”引热议
2008-03-11

 
各方关注高考新规定 
作文“错一字扣一分”引热议  
 
兰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张建平 稿件来源: 兰州日报

 
  本报讯 3月8日,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公布。在各科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语文作文写作“每错一个字扣一分,重复不计”的新规定,引起众多考生和家长的极大关注。如何看待这个新规定?昨日,记者采访了一些高校和中学老师及众多学生和家长,众人看法不一。
    对提高全民素质大有益处

    “这个新规定对规范语言文字、提高全民素质大有益处,值得大力提倡。”兰州五中语文教务处主任黄福莹说。“错一字扣一分”的规定虽然严厉了点,但对学生的规范写作有一定警示作用,也是对社会越来越不重视汉字书写的纠正。黄主任认为,随着电脑的普及,出现了不少同音错别字、形近错别字,以及许多所谓的网络语言,这种情况却一直没有引起社会重视。“因此,这个规定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从长远来看,这对我国汉语的发展有利。”

    规范文字刻不容缓

    “前几天一个学生给我发了一条短信,几十个字里有别字、同音字,还有用字母代替的,内容让我猜了半天才明白。这种情况目前在年轻人中很流行,我们做老师的也很无奈。”兰州城市学院教育系的姚晓燕老师无奈地说。“很多年轻人把随意更改语言文字、‘创造’网络文字当作一种时髦,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在现在也许无所谓,但如果是战争年代一个错别字很有可能会造成一场战役的失败。因此规范文字刻不容缓,这个规定非常及时。”姚老师说,“蝴蝶效应”应该引起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不能让‘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的悲剧在教育界重演。”

    这是语文教学的“风向标”

    兰州外国语中学高级教师简世文认为,高考作文“错一字扣一分”的新规定,是国家规范汉语文字打出的一记“重拳”,对民族语言文字教育也是一个很好的导向。“对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简老师说,历年高考试卷中对字型和名言名句默写都有要求,今年又特意规定作文“错一字扣一分”,这说明进一步规范语言文字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这对那些对语言文字不敏感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简老师希望这个新规定也应该纳入中考作文中,以此来引起整个中小学对语文教学的重视。

    “新规定扣分太严厉了”

    采访中,不少高中学生和家长均感到规定过严、扣分太重,“毕竟,高考中一分之差就能淘汰许多人”。西北中学的李燕同学说:“考试时间那么紧,谁能保证不写错字呢,这未免扣得太重了。”

    兰州三中的张明同学认为,写作重在考查综合素质,不应对错别字斤斤计较,“日常写作中,连大人也不免有错字,更何况是我们学生?”

    兰铁一中高三学生魏怀亮说,自己以后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专门找些容易出错的字多练习”。

    家长期望规定有封顶

    许多家长认为,这一新规定的导向是对的,但是扣分太严,不利于这一届高考学生,“应该给孩子们一个缓冲时间”。还有一些家长担心,这一规定会让不喜欢语文的孩子更惧怕作文。

    市民陈先生说,这项规定是一个指导性意见,各省根据自身情况,在制定评分细则时,应该有一定弹性。他希望省招办在制定作文评分细则时,能考虑到各种实际因素,今年在评分细则上适当有所松动,对错别字的扣分能有个“封顶分”。

  相关新闻

  高考一诊开始一中教师点评

  3月10日,我市2008年高考一诊开始,当日首先测试了语文和数学。据了解,今年语文一诊紧扣《考试说明》全方位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体现了语文新课程观念。数学试题题量较大,难度适中,侧重于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

  语文:关注现实新题出现

  兰州一中教师程丽华:2008年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语文试卷的总体特点是,紧扣《考试说明》、关注现实、稳中有变、新题略现。试题切合《考试说明》的要求,符合考生的实际情况,体现了语文新课程观念,从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入手,全方位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突出了语文的实践性、时代性、综合性和人文性,选文取材新颖,关注社会现实,贴近人民生活,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如试题中涉及到了今年春节前后的冰雪灾害,“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农民工、中国国家大剧院等热门话题及《回望戈壁》这样富有西部特征的现代文阅读,使整套试卷洋溢着大语文的理念。稳中有变,新题略现:试卷秉承了高考语文试题的一贯命题准则,即“稳中求变”,“稳”是基础,“变”是发展,而“变”主要体现在第六大题考查的是筛选信息及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比学生常见的单纯考查“连贯”要新颖许多。当然,难度也有所增加,第20小题以“湖中明珠”——中国国家大剧院为载体,配以两张图片及相关资料,图文并茂,异彩纷呈,充分体现了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性考查。值得一提的是作文,本次考查的是材料作文,由于材料是某中学“学生凡语”中的四句话,它既反映了时代特征,又与学生的生活思想联系紧密,所以考生在选材和立意方面可以多角度、大空间,这就满足了不同层次多种类型考生的写作水平,不足的是材料本身欠新颖,考生在写作时易宿构。

  数学:考查学生运算能力

  兰州一中赵老师:此次市诊断试卷从结构、题型、到各个知识点所占的分值比例,都与近几年高考试题基本一致,符合高考大纲的要求。试卷难度适中,侧重于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尤其是对学生运算能力要求较高。对学生后一段时间的高考复习提供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另外,试卷题量较大,解答题其中3道题有两小问,另三道题有3问,所以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做题速度。

    试题较2007年数学高考试题难度略有下降,试题难易程度的层次区分不是很明显,总的来说,此次试卷是一份不错的试题,起到了考查学生前段时间复习情况的目的,对学生的高考复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记者孙亚斐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