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照门”后,如何面对互联网的影响
2008-02-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互联网的影响真是很大很深远。面对香港演艺界的“艳照门”事件,成年人自己还没透彻地讨论出个子丑寅卯来,就要开始考虑如何引导自己的学生、孩子,应对这些复杂的问题了。

  新学期刚开学,香港、广州、成都、重庆的一些中小学已经主动开班会,跟学生一起探讨艳照事件。抽样调查显示,在香港,约有四成中小学生接触过艳照,而在广州中小学生中,这个比例还要更高。一些青少年将自己模仿艳照中的场景、与女朋友在床上接吻的照片传给同学,甚至将裸照传上网络。

  现实情况如此严峻,既有的教育经验却显得如此捉襟见肘。面对互联网,家长不能再指望对书橱进行“坚壁清野”,就能让孩子免受成年人世界的干扰。

    老师无法再用“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搪塞,推脱自己在青春期教育方面的责任。来源封堵、环境隔绝、纪律约束……在扑面而来、无孔不入的网络信息面前,我们的教育再也不能继续将希望寄托在这些治标的措施之上。

  但是,我们准备好了吗?

  举目四望,开明而有见识的家长并不多见。大多数人在孩子面前触及“艳照门”话题时,比自己当年上生理卫生课时的表现强不了多少。尽管有少数大胆的学校和班级迎难而上,主动尝试跟学生开展探讨,但更多的老师还是非常犹豫,“不知该如何向学生解释,希望这事早点过去”。

    而对教育导向负有最大责任的教育主管部门,除了“继续开展依法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专项行动”之外,似乎并未给那些困惑无助的教师提供“教学大纲”……

  就像“艳照门”冲击的不只是青少年教育一样,我们在互联网冲击面前的准备不足是多方位的:在公交车上抢座位的女青年被网友曝“晒”,羞愧之余,并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正当的肖像权;网上舆论对某些领导干部的表现圈圈点点、甚至严厉批评,不少被批评者不仅不太习惯,对于是否回应、如何回应更是颇感踌躇;“嫦娥工程”的功臣们绝不会想到,自己心目中神圣的“月球合成照”,会被一些网民质疑,冤屈之感自然很难令他们静下心来,从科学上耐心解答……

  平心而论,这些没准备、不适应乃至应对失当,都是人们面对新事物时难免出现的情况。互联网技术应用日新月异、方兴未艾,人们已知的远不如未知的,更大的发展在未来,更大的挑战也在未来。

    尽管我们不希望、也理应防范“艳照门”事件重演,但类似“刺激性”事件的出现,并不以主观意愿为转移。过去缺的课,网络会催着我们赶紧补;现实生活中缺失的责任,网络会逼着我们赶紧担;过去以为可以缓一缓的事情,网络会提醒我们尽快提上议事日程。网络是一辆快车,你要跑慢了,它就有可能在你的后面追着鸣笛,不小心还会撞你一下腰。

  学习互联网社会的生存之道,绝不能仅仅理解成危机公关。认认真真地思考,勤勤恳恳地学习,老老实实地承担,才是正道。

    当网络将全社会连接成一个无缝沟通的整体时,它的力量是难以想象的。那种靠使一点技巧、玩一点花样的应付、推诿、拖延,注定难以长久。

    现实已经证明,互联网上有足够的集体智慧洞穿虚伪、追求真相、维护正义,不管面对的是虎照、艳照,还是羚羊照。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