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循环使用推广不易
2008-02-28

    来源:大众网

    从今春开始,教育部将在一些省市城镇或乡村中小学建立部分科目免费教科书的循环使用制度。作为教科书循环使用的较早试点地市,我省的青州市、菏泽市东明县、临沂市临沭县在自2004年至今的几年探索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被有关人士称为“绿色教育”的该项政策,其推广起来仍然需要过程。

   “绿色教育”稳步推进

    在青州市莲花盆中学校长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一摞七成新的教科书,每册书上有一个固定编号,加盖着“循环使用”的印章。

    山东临沂市临沭县从2004年初开展试点,2004年暑假后就在全县25所中小学推广,2005年年底在全县中小学大面积推广,当年全县共回收教科书58300余册,每年为学生节约50余万元。

    据了解,山东省自2004年首批三个试点取得成功后,2005年在潍坊市、菏泽市、临沂市扩大试验县(市、区)和学校,其他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确定试验县(市、区)、学校。今年,这项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绿色教育”得到的不止是“绿色”

    教科书循环使用的好处显而易见。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现有在校中小学生2.2亿人,以每年生均15册课本推算,一年就要用课本30多亿册,而印制这些教科书需消耗纸张55万吨。若以每生产1吨纸需砍伐20多棵碗口粗的大树估算,55万吨纸就得砍掉大树1100多万棵(约相当于2.2万公顷森林)。不仅如此,生产1吨纸还需消耗约100吨水、600度电、1.2吨煤和300公斤化工原料。

    曾大力提倡“绿色教育”的华中师大教授周洪宇说,对国家而言,教科书循环使用节省了教育经费,节约了资源,有利于环保。

    此外,对家庭而言,可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对贫困家庭学生的作用更加明显;另外,提倡教科书循环使用还可以纯化社会风气,减少教材垄断发行过程中出现的腐败行为。

   “绿色教育”仍有拦路虎

   “绿色教育”固然好处很多,也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成功,但推广起来并非一帆风顺。青州市教育局王科长认为,一些家长在观念上没有转变是最大的问题。这些家长认为,让孩子用旧书丢面子。再说有的旧书上面做了好多标记,肯定会影响孩子学习。

    山东教育出版社一位资深编辑表示,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正处于实验阶段,教材更换频繁,教学大纲一般两三年变一次,有的科目甚至一年一变,教材内容相对不稳定,也不利于重复使用。

    某中学校长说,教科书循环使用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习惯发生冲突也是一个障碍。

    传统的读书方法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要求,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批注训练,低年级教科书中有相当多描红的内容,老师很难处理这种问题。而且许多作业还要求直接做到书上,这与教科书循环使用规定有冲突。(文/赵秋丽 郑 珂)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