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今年“小升初”政策还没有发布,但按照市教委的工作安排,“小升初”肯定要取消学科实验班。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今年各区县都将把小升初工作重点放在取消实验班和确定体制改革校性质上。据悉,初中取消实验班大约会使5%左右择校愿望较强的家庭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首次左右学生是否被学校录取。
■学校不设实验班加大电脑派位比重
学科实验班主要指英语和数学实验班。按照市教委的工作规划,今后学校将不再有特殊班级。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取消了实验班,但文艺、体育、科技特长生仍保留,按特长生途径招生。而对于备受争议的“科技实验班”,业内人士也指出“以往的一些科技实验班,原本就不是经过审批的办班类型,只是学校把科技特长生集中在同一个班级上课”。
记者了解到,虽然“小升初”政策会在一些细节上做出调整,但“免试就近”的大原则不会改变。为此,本市今年将通过全部采用电子学籍管理的方式,加大电脑派位在小升初中的比重,从而在落实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的同时,促使校际生源达到相对的均衡。
■市教委反对优质校扩大招生范围
对于部分区县拟将优质校的招生范围从“片内”扩大到“全区”的做法,市教委有关人士对此表示反对。“少数学校可全区招生,这样的招生政策已经违背了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的大原则。”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说,“我们鼓励学校良性竞争,反对从生源上先把学校分为三六九等。”这位负责人表示,全市已经通过初中学校重点建设工程、校际办学手拉手等各种方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大部分体制改革校回归公办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接受免费的优质初中教育。
■证书仅做参考素质决定是否录取
记者从部分初中学校获悉,在今年“小升初”择校中,各种获奖证书的作用已经退居次要地位了。“在特长生招生中,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报名。”某知名中学副校长说,“学生最终能否被录取,完全取决于现场技能测试。”东城区、海淀区、西城区等多所中学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参与现场测试的行业专家都将来自校外机构,专业技能测试现场还将全程录像。
部分区县教委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对于那些想择校的家长和学生来说,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将首次左右学生是否被录取。按照市里的要求,学校不组织任何形式的选拔考试,但学生总得有特长或者获奖证书,比如市级三好、红领巾奖章等,但这些都将只作为参考,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据悉,这个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内容范围为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