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华校退休老师办私塾
2008-01-17

    来源:中国桥网

日本华校退休老师办私塾 对异国中文教育体会深

    中国侨网消息: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日本横滨中华街以在日老华侨的聚集地而闻名,在中华街上有一家颇具特色的私塾——“寺子屋”,符顺和老师就是深受家长们信任的“寺子屋”主人。

  “寺子屋”的学生以小学生为主,从1年级生到6年级生都有,放学后来到这里,在老师的督促下写作业,复习功课做游戏等。这里不仅培养孩子们学习知识,互相团结交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解决了家长们因工作繁忙无暇照顾放学的孩子的后顾之忧。

  符老师在中华街早已是大家尊敬的长者。她1944年就出生在中华街,母亲是日本人,父亲是中国广东人。在当时孩子随父亲拿中国护照,爱国心很强的父亲理所当然地让孩子们进入中华学校,接受中文教育直至初中毕业。这为她打下了良好的中文基础,也培养了她纯朴的爱国情怀。

    高中毕业后,符顺和先是在日本社会作幼儿教育工作。1965年,她的母校山手中华学校聘请她回校任教,由此她开始了在山手中华学校35年的教学生涯。

    其间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已开始接收留学生,为了强化自己的中文水平,符老师经朋友帮忙联系,自费到中国暨南大学进修了2年中文。

  教师生涯符老师回忆起来充满了快乐。她说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从来都是繁忙而充实的。教学中,她也碰到过各式各样的学生。

    由于是在日本生活,有的孩子在家里爱说日语,中文学习起来进步很慢,符老师就经常在放学后为这样的学生补习中文,让他们跟上教学进度。有的孩子数学不好,符老师就为他们补习数学,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说起为学生补习,符老师说这都是做老师的理所当然要做的事。

  2004年年满60岁的符顺和老师退休了,35年的教师生涯让她桃李满天下。她的学生有的去了北京、上海,有的当了翻译、厨师。现在有学生回中华街出差或参加活动等,还会来看望她,这也是她最感到高兴的事了。

  在退休前,就有学生家长询问她退休后的打算,并建议她开个塾帮孩子们辅导,于是有了“寺子屋”的开业。现在“寺子屋”有学生25人,基本都是附近山手中华学校和私立元街小学校的学生,也有横滨中华学院的小学生。

    辅导这些孩子的学习,符老师可谓是轻车熟路,但也有一些新情况,就是现在从大陆来的孩子多了,有的孩子来的时间短,日语说不好,与同学交流等有困难,于是符老师又利用周末的时间,为这些孩子补习日语。

  近40年的教育生涯,让符老师对孩子们充满了爱,也对在异国的中文教育和华人子女的学习生活有了深刻的了解和体会。

  她认为,在异国环境下学习中文,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的学习更重要。如家长和孩子说话,一定要说中文,不说普通话也要说家乡话,这样在学中文时进步就快。

  其次,中文的学习,只学语言不够,要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多让孩子参加如春节、国庆庆祝等活动,参加回中国的夏令营,多回国探亲、旅游等让孩子接触中国文化氛围,对中国感兴趣,热爱中国才能有学习的热情,学好中文。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要培养孩子的自豪感,特别是在日本普通学校入学的持中国国籍的孩子。由于孩子在国外长大,他很快就会注意到自己与周围的孩子的不同。

    而周围环境对中国人的看法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成长,因而家长要注意多给孩子介绍中国的伟大,带孩子去中国的名胜古迹,让孩子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最后符老师还提醒华人家长,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很重要,尤其是一些与孩子分开一段时间后再接孩子来到身边的家长,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会有一段艰难的适应期。

    这期间孩子心里很孤独、无助,很彷徨,尤其对于不懂日语的孩子,如果在这期间连家长都不能与孩子交流,孩子就更加孤独、无助,更难有交流的人,甚者会患上心理疾患。

    作为家长要认识到,关心孩子不仅是生活上关心孩子,经济上满足孩子,更重要的是在情感上关心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能够交心的朋友。 (李春雁)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