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容学生作弊是对未来的戕害
2008-01-15

    来源:网易—新华社

    新华网济南1月15日电(记者 丁锡国、张晓晶)因纵容学生作弊,山东省齐河县实验中学日前受到省教育厅通报批评,并被撤销“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

    该校弄虚作假是去年6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期间被发现的。山东省教育厅巡视人员发现,该校仅历史学科考试,就有半数以上考生夹带、抄袭资料,监考人员对学生作弊行为视而不见甚至纵容。

  无独有偶,最近济南市一名小学生家长反映,为提高班里的考试总成绩,老师竟让学生在考试时“结对帮扶”,成绩好的学生帮成绩不好的学生答题。原因是学校将按班级成绩排名给老师兑现各种奖惩。

  从频发的高考舞弊案,到齐河县实验中学学业水平考试大面积作弊,再到小学考试中老师教学生“结对帮扶”,人们震惊地发现,作弊已不是个别学生有辱斯文之举,而成了包括考生、教师、学校甚至个别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内的一种集体行为,这怎能不叫人担忧,怎能不让人愤怒?

  学校乃教书育人之圣地,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校和老师纵容学生作弊,是少数教育者职业道德底线失守,深层次的原因是教育目标错位。

    在一些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已经异化为不择手段地追求分数。分数成为衡量学生、老师、学校,甚至地方政府教育政绩的唯一最高标准:分数高各方得利;分数低各方受损。

    在这种考评体系下,老师、学校不再是帮助学生学习掌握知识、培养健康人格,而是纵容学生作弊,成为弄虚作假的元凶。

    这种恶性竞争,使公平、公正的竞赛规则遭到践踏,实用主义、机会主义价值观在校园里大行其道。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青少年时期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学校理所当然地应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有益于社会的人才。教育的灵魂在于它既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者,又是未来社会的精神塑造者。

  纵容学生作弊,损害了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更可怕的是污染了未来社会建设者的心灵,它对社会生活秩序所造成的侵蚀和毒害,是要由我们这个社会用极为漫长的时间来偿付代价的,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也不能允许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