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标准,谈何支持民办教育?
2008-0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新快网—新快报

设置如此标准,谈何支持民办教育?

    汪洋书记在日前的讲话中提到,广东的教育发展水平有待提高,2006年全省高校毛入学率低于浙江、江苏。每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22位。

    广东应如何解放思想,提高教育发展的水平?对这个问题,广东信孚教育集团信力建董事长、广州市亚加达外语专修学院覃毅健院长、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卢彩凤董事长、广州市白云区新纪元学校陈征东校长畅谈作为民办教育投资经营者的看法。

  按教育部标准办高校都得倒闭

  “一个荒唐的门槛可能拖累中国教育20年。”覃毅健的开场白颇令人意外。“我并不是耸人听闻。如果我跟大家算一笔账,大家就会明白我所说的完全没错。”

  覃院长介绍说,2004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当然,可以理解,教育规范办学设置标准,目的也是想通过提高办学条件和准入门槛来保证办学的水平。但是,很奇怪,固定资产而不是办学水平成为了进入资格的关键标准。

  按照这个通知的要求,如果要在广东办一个有5000学生规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符合基本的办学条件标准,至少需要有400亩地以及15万平方米的建筑物。

    而在广东,现在每亩地至少需要20万元,400亩地也就是要8000万元;15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如果按照1000元每平方米的标准来建(几乎不可能),那至少也得1.5个亿。

  这样,如果投资一个具有5000名学生规模的高职院,加起来需要2.3亿元。如果学院很幸运,每年都能招满5000名学生,按照广东现在高职院的收费水平,每名学生一年收1.2万元,这可能是挺高的标准了。那么,学院大概每年的总收入是6000万。

  站在投资者的立场来说,如果一个投资2.3亿元的“企业”,每年最多能做6000万元的“生意”,资金周转率简直太低了。

    即使最乐观地估计能有20%的年度利润,那么也就是说投资2.3亿元,每年大概能回收1200万元,投资收益率大概也就是5.2%。如果是贷款投资办学,根本连利息都付不起!这还没有算图书、设备、流动资金等投入呢!

  “市场经济条件下办教育,既要符合教育规律也要符合市场规律。这样的民办教育,连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没有,谈什么发展?”

  覃院长表示,教育部这样来要求高等学校,按逻辑,无论公办还是私立的高校,100%都应该破产倒闭,为什么这些年中国的高等教育还在不断高速扩大呢?

    道理也很简单,就是完全违背市场规律,比如公办高校几千亿元的银行贷款最终变成呆账烂账,由政府财政(实际上是纳税人)埋单。要么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量地弄虚作假。

  他说:“教育部的官员不懂财务核算并不出奇,让我觉得纳闷的是,教育部在设置这个标准的时候,为什么不举行听证呢?”

  广东教育要如何与新加坡叫板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卢彩凤董事长说,汪洋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广东要敢于跟新加坡等地叫板,也有专家说,广东作为先发展地区,广东应该让50%以上的人能够上大学,这样才能算得上跟新加坡等地看齐。

  “不知道政府有没有算过这么一笔账,把现在高校毛入学率提高到50%,政府应该投入多少钱?现在高校负债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连教育部都承认了,如若要再提高毛入学率,单靠政府能承担得起吗?”

  全国各地都搞“大学城”,动辄数百亿投资,数千亩土地,有些彻底失败了,其余则是投资效率极低,劳民伤财。如果能采取宽松的民办教育政策,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政府适当扶持补贴,则同样的资金投入成果一定可达五倍、十倍!

  覃院长立即表示,如果政府不解决这个办学条件指标的问题,根本就不可能有产业资金进入高等教育领域,那么所谓的高校毛入学率要提高到50%是根本不可能的。

  卢董事长说,现在广东共有120所高校,其中民办高等院校有45所(包括)独立学院,所占比例超过30%。但是,从招生的情况看,民办高校的学生的规模所占比例还不到20%,教育行政部门掌握了招生的指标,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发展。

  扩招导致大学生失业是个谬论

  广东信孚教育集团信力建董事长则提到了,现在有人将就业问题与大学扩招联系在一起,这是非常荒谬的。

  信董事长表示,他非常赞同大学扩招,当然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公办高等院校现在的扩招的方式是否是最有效的方式?他直言不讳指出,如果民办教育有这么多的资金,我们现在的大学办学水平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甚至也不可能出现这么多的负债问题。

  “事实上,如果把大学扩招看作是大学生失业的原因的话,这是十分荒唐的。难道这些人不上大学,他们就不需要就业了吗?”

  信力建说,大学生通过了大学教育,事实上是增加了他们就业的竞争能力。当然,如果不扩招,很多人将无法通过这个途径实现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对于他们来说,如果继续呆在农村,而在农村,就没有所谓的“就业”问题。他无奈地表示,这个问题其实很“中国特色”。“难道呆在农村,就没有失业问题?”

  “各省市纷纷提出‘高校毛入学率要提高到50%以上’,要达到这个水平我建议放开制度,让每县都办一所大学。”

  “通过扩招,让更多的人享受大学教育,这样是可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那个时候,我们的就业竞争就不再仅仅是农村与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内部竞争。我们的毕业生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人才输出。”

  政策不规范,谈不上民校规范

  广州市白云区新纪元学校陈征东校长则表达了作为在民办教育工作第一线的民办教育工作者的苦恼和困惑。他说,我们现在经常讲转型中的民办教育,民办教育究竟是如何转型的?现在的政策究竟是在“大力支持”民办教育还是在打压民办教育呢?现在民办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他们有没有享受到基本的国民待遇?

   “在民办学校的教师,有多少民办学校是为他们买了社保的?即使为他们买了社保,他们将来享受到的待遇与公办老师相比,差距又是多少?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读于民办学校的学生,国家究竟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尽到它让这些学生享受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的义务的?”

  “现在不少民办学校的教师,本科毕业,每个月工资也就1000多块钱。连谈个对象都比较困难,为什么?因为你钱太少了。究竟是民办教育投资的老板黑心?还是其他原因?”

  “我想听了刚才覃院长所算的那一笔账,我们应该能够明白,这个责任应该算到谁的头上。政府只知道让我们民办学校要规范,说实话,如果你政府给我们民办学校同等的待遇,我一定可以做到比你公办学校更规范。”

  与会者都强调一个公平、稳定、开放的政策环境是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民办教育所争取的并不是特殊的优惠政策,不是“超国民待遇”,而是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国民待遇”。

  “如果政策不规范,谈什么民办学校规范?”陈校长说。 (记者 孟非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