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质教育的十大误区详解
2007-12-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要求,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型科技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

    新的《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在各地展开,不仅得到了教育界的赞同,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不少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都存在着误区。

    一大误区: 素质教育是艺术教育和娱乐教育

    不少学校和家长以为素质教育就是音体美教育,只要加强了音乐、体育、美术课等就素质教育了。要减轻负担,让孩子轻松就引着孩子玩就是了,把素质教育理解为艺术教育或娱乐教育。其实,艺术素质只是人的素质的一部分,而且仅仅是其中一小部分,所以艺术教育也就只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让学生身心愉快,学得轻松,只是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知识和能力,促使学生思想品德、文化水平、身体健康、艺术审美,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多元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不能说唯艺术人才才是高素质人才,有的人对艺术一窍不通,但并不能否定他们仍可能是高素质人才。有的人理解素质教育就是蹦蹦跳跳、拉拉唱唱、写写画画。

    有的家长也认为一首歌曲响遍全世界,一夜成为爆发户;一张画流芳千古,一纸千金;吹吹打打好轻松,一门手艺闯世界。有的干脆说就是放手让学生玩。愉快学习不是只玩不学习,单纯的玩的观点起码是片面的。

    二大误区: 素质教育就只要学生学会做人

    一说起素质教育,有人就说就是强调德育,学会做人,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胚子坏了什么都坏了,思想不端正"知识越多越反动"。德育工作的确要加强,思想品德素质是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素质,切切不可忽视。但是,不能成天只搞德育。

    其实,人的素质是一种综合体,人的思想品质好,但身体素质不佳,成天卧病在床,也不会对社会做出多大贡献,也白搭。

    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无高低之分,我们根据教育方针的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有人说得好, 品德坏了是坏蛋, 智力发展不好是笨蛋, 身体垮了全完蛋。

    所以,我们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全面科学地理解素质教育,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切实按照国家教育教学计划来安排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人才,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和氛围。

    四大误区: 素质教育是无需教师的教育

    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一些学校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像卸了"包袱"一样,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和认真备课了,认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就是讨论或争论,不需要教师讲解,学生自己理解并得出结论就行了。

    课堂上花去大量时间让学生无休止无边际的讨论,看似气氛活跃,却收效甚微。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实质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的片面性,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但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教师的传道、解惑、授业,学生不会天生的掌握知识和技能,那么素质教育将是一句空话。

    五大误区: 素质教育是取消考试的教育

    一谈起素质教育,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应试教育"频繁的考试,即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应试教育中的考试便成了"罪魁祸首"。有的人认为,只要把考试取消了,素质教育才能成为现实,只要有考试就会有应试教育。这只是说到了问题的一半,考试改革的确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然而,考试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检查教育教学质量和选拔人才的形式,其关键在于怎么考,考什么。既然人的素质有高有低,那就需要一种机制来测评其高低,考试就是测试中的一种形式。

    素质教育是离不开考试的,只是考试的形式变化了而已,这种考试更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将考试一棍子打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表现,并非科学的态度。没有考试或者说没有测评机制,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正确评价,教学情况得不到反馈,教学如何改进和提高呢?

    六大误区: 素质教育提倡自由发展无须管教

    有人认为素质教育主要是发展孩子的个性,让孩子自由成长。其实,发展个性,不是放任自流,不是放松对孩子的管教。

    生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对学生的坏性格和坏习惯,不但要管教,而且要严管,不但不能放松对学生的教育,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学校要确保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教师应该积极正确地引导和指导,不能放任自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规范自己的言行,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

    七大误区: 素质教育不注重尖子生的培养

    有人认为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就不主张脱颖而出,出类拔萃,大家一起齐步走。是的,素质教育旨在"三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面向全体学生,但素质教育同时主张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健康迅速地成长,不是学生成长的阻力而是动力,学生在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里,将更加赋有创新精神,教育将会更加多、快、好地培养人才。

    素质教育不能总是一句空话。

    八大误区: 素质教育就是课外活动

    有人把素质教育理解为组织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培养学生某方面的特长。于是课内搞应试教育,课外搞素质教育。课外各种各样的少儿社团和兴趣活动小组应运而生,第二课堂热闹起来。

    学科领域则局限于语文、数学以及在成果上具有显性效果的音、体、美上。上级部门检查素质教育也只看文艺汇报演出或课外活动。把发展学生特长当成了素质教育的全部,并成为中考的优录条件。

    培养合格的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达到的目标,受教育者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应得到良好的发展;发展特长是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中应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它主要是从实际出发,以受教育者的个体潜能为前提进行开发,二者缺一不可。

    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⑴课堂教学; ⑵课外活动; ⑶校园文化建设等等。

    素质教育的关键即主渠道是要建立一种灵活的课程体系,改变"应试教育"那种单一和呆板的结构,建立系统化、多样化的结构体系,既有学科课程又有活动课程,还要有环境课程,并注意它们之间的统一协调关系。开展系列课外活动,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九大误区: 素质教育是权宜之计或临时任务

    有的学校表面上素质教育热火朝天,实际上仍然把升学率当作是评估质量的硬指标,节假日补课有增无减,学生负担不堪重负。有的学校上午应试教育,下午素质教育;上学期素质教育,下学期应试教育;领导检查时素质教育,领导一走就应试教育。

    形式上素质教育,如将"成绩报告单"改为"素质报告单",其实质是"换汤不换药"。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首先是对素质教育缺乏清醒的认识,把素质教育当成了短期行为,因而口头上挂的是素质教育,心里想的和实际搞的是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反映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未来终身教育对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现在许多学校,许多老师急功近利,不愿把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素质教育当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素质教育缺乏一个显性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标准,对学校教育工作的评价仍然只看学生的成绩,看升学率,使本来就已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进一步得到强化。

    十大误区: 素质教育不看升学率

    有人说取消高考中考应试教育就没有了,自然而然地进行素质教育了。现在学校一味地搞素质教育就是升学率在作怪,没有升学率一切问题就解决了。如果实施素质教育不看升学率,把升学率从教育评估中取消,也许问题就解决了。

    我以为,升学率是教育教学考核中的一部分,注意只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所以升学率也是要的,问题在于不能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甚至放弃一切地追求升学率,把升学率当作考核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全部。

    我们的错误不在升学率,而在片面地甚至是错误地追求升学率,而不是客观地理性地看待升学率。这个问题很复杂,应该引起社会和家长的共识。

    200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表明:"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宪法关于"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规定是完全一致的。

    要走出误区,唯一的办法就是科学、全面地理解素质教育,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谋划教育发展,积极探索创新型教育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搞好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为发展创新型教育,进而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我们应该进一步巩固素质教育的成果,克服不足,走出误区,争取更大的成绩。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