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台州网
自古以来,当教师的都是以教书育人、清白自居,博得人们的赞扬,受到人民的尊重。可是,最近以来,由于教育界长了“送礼”之风,对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已在逐渐卑低。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生敬师,必须以“礼”相送,每逢过年过节,学生家长都要向老师送上海鲜、水果等家乡的土特产或燕窝、西洋参、高丽参等营养滋补品,有的甚至送礼金券,少的数百元,多的达到几千。
我曾与有些老师谈起此事,他们说“我又没有叫他们送,是家长们硬要送来的,我有什么办法?总不能拒之门外吧!”
我也与有的家长谈起,他(她)们说:“人家送了,我也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送,否则,我的孩子要吃亏的……”。接着,她向我举了几个送礼前与送礼后,老师对她孩子态度,大不一样的例子。
实际上其中有的家长当面笑脸相送,背后却是有苦难言,甚至觉得反感,家长互相之间也有攀比,议论纷纷、众说不匀。当然,家庭经济条件好的也无所谓,条件差的,就会感到左右为难压力很大。
为了维护人民教师的威信,纠正社会上这一股不正之风,我建议:
1、要加强师德教育,教育部门要把收取家长礼品,礼金,列入纪检或督导评估考核范围。要像医院拒收“红包”那样地谢绝家长送礼。
2、教师本身要严以自律,从思想上树立正确树立,为人师表,为人民服务的观点,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爱生如子,尤其对贫因家庭的孩子要特别照顾。
3、学校在召开家长会议,或在家长学校上课时要大力进行宣传教育,解除家长中“送与不送不一样”的想法,教育孩子认真读书,听老师的话,对老师有礼貌,就是尊师,就是献给老师们最好礼物。
特别在每年教师节尊师时,不送鲜花,不送礼。学校要积极提倡“敬上一个尊师礼。献上一张自己制作的尊师卡,说上一句尊师话”让人民教师这一崇高称号永驻青春,尊师重教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