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论:坚持好字优先 推动科学发展
让“偏才”、“怪才”脱颖而出,不仅需要慧眼、勇气和魄力,更需要科学的评价制度和公开、透明的操作。尽管可能有争议、有阻力,但打破人才选拔“格式化”的改革不能徘徊,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刻不容缓。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交通疏堵,从管理挖潜
公众正在以极大的善意去理解各地决策者和管理者的难处,不惜以牺牲“私权”来接受“拥堵费”,这是何等宝贵的舆论环境。这种“体谅”,恰恰在提醒城市管理者应该时常反省:是否把保护公众利益,真正放在了决策的优先出发点?
人民日报国纪平: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面对共同的机遇和挑战,中国人民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为世界大家庭的长久安宁,为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开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创意园”名副其实
中国的创意产业究竟应该如何发展,事关国家文化战略。它的健康发展和兴盛,离不开扎实的前期论证、详实的市场调查,离不开全国乃至世界视野内的整体布局,以及投融资、产权交易、产品评估、产权管理等增值服务环节的不断完善。如果仅仅是跑马占地、借风搭车,或者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结果不但“忽悠”了大众,也“忽悠”了文化创意。
人民日报经济透视:“金融炼金术”酿就次贷苦酒
现代金融的发展,使它正在从实体经济的“附属物”演变成“核心”。然而,金融毕竟是建立在经济基本面之上的,金融创新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经济活动中的系统性风险。次贷危机和“金融炼金术”的破产告诉人们,金融绝非投机家们眼中简单的“钱生钱的游戏”。金融日益与实体经济相脱离,不但容易产生金融风险或金融危机,而且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危害。加之金融市场越来越缺乏透明度,客观上要求对所谓“金融炼金术”进行更好的监管。
人民日报文艺点评:版权保护与知识产权战略
我们要把版权工作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善于运用版权、保护版权,不断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添动力!
人民日报新语:大学要抵制“文化泡沫”
自律是学术自由的前提。可是,当前我国的大学文化中,最致命的就是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开始出现危机。我是一个校长,亲手处理过不少这样的事情。现在最流行的是“敢说敢吹”,一分成果他说成十分,有些捕风捉影的或者是偶尔出现的,把它说成规律,甚至抄袭作假。如果连学术自律都做不到了,追求卓越、学术自由更不要谈了。
人民日报袁晞随感:北京奥运会 绿色的话题
其实加油鼓劲、营造气氛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用绿色的东西。中国人听戏,名角儿一亮相,许多人鼓掌叫好,这叫“碰头彩”;角色表演得精彩,全场欢呼喝彩,这是“满堂彩”,我觉得用于奥运会小一点场馆的比赛很合适。而在大型场馆,“引进版”的人浪欢快热烈,也很有气势。带点符合安检要求的乐器也不错,足球场外,小号激励拼搏;田径场边,大鼓催人奋进。
人民日报教育论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为了实现大学生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应改革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应注重在教学内容中融入现实问题,在评价标准上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大学生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充分感受到大学文化的独特魅力,把眼光从书本开始转移到现实世界,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从而拉近与现实世界的距离。在此过程中,自身的理性思维能力将得到提升,从而更好、更快地融入社会。
海外版望海楼:伊核报告让世界松了一口气
报告作出伊朗早就中止了核武计划的判断毕竟是件令人宽慰的好事,它将大大缓解美伊间近乎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因为它无疑剥夺了主战的美国鹰派们发动战争的理由与口实,他们的战争喧嚣将不得不降下调门,再高喊“狼来了”毕竟缺乏依据,喊破了嗓子可能也不会有多少人理睬。正如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所说,“美国的这份新的评估报告应该有助于消除目前的危机”。
本网人民时评:怀疑“嫦娥”的中国人,要扪心自问!
无论是一个家庭、一个企事业单位抑或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现实环境。当这个环境中充满了怀疑,当这个环境中一切都变得需要“眼见为实”需要亲自求证才能相信,生活其中的人们是相当“可怜”的,因为大家没有安全感、归属感,因为大家的心灵无处依托,因为大家活得都很累。说句实话,当今社会纵然存在着种种信用缺失的现象,但远没有到必须怀疑一切、提防一切方能保自身安全的程度。从中央到地方,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改善信用环境固然是一个方面;而某些人建立起“阳光心态”,摈弃“怀疑一切”的思维定势,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