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飞索过江将成历史[组图]
2007-12-06

    来源:新华网

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学生飞索过江将成历史[组图]

    一个滑轮、一根麻绳、一把青草、7秒钟飞过近200米的怒江江面……为了求学,云南福贡县马吉乡的很多孩子,天天都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依靠飞索渡江的方式,往返于波涛汹涌的怒江两岸,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葬身怒江。

云南怒江边傈僳族读三年级的余春花和余才妹姐俩滑索过江上学。(图片来自:新京报)

余至诚和余芬前两兄弟搭伴滑索过江。(图片来自:新京报)

尽管每天都要过滑索,江水太大时,余丽娜还是不免紧张。(图片来自:新京报)

由于体重太轻,在江中央被卡住的余丽娜正努力攀爬溜索。(图片来自:南方都市报)

钢丝绳下面是湍急咆哮的江水。(新华网云南频道)

马吉中心小学三年级的余至诚在展示自己滑索的工具。(图片来自:新京报)

刚渡过江的孩子们,溜索上的过江者显得特别渺小。(图片来自:新京报)

即使渡过了江面,余芬前也要走很长的山路才能回到家。(图片来自:南方都市报)

    家住学校对岸山坡上,马吉中心小学三年级的余芬前在家复习功课。(图片来自:新京报)

    李小萌:欢迎来到《新闻会客厅》。今天节目一开始我们一起先来看一张照片,这是两个孩子吊在一条溜索上,下面是涛水滚滚的怒江,很多人看到这张照片之后会觉得很震撼,孩子们不是在游戏,而是他们每天上学的一个必经之路,这张照片让人们看到在西部的不少地方,教育的发展是在艰难当中前行的,今天我们就从这张照片的拍摄地请来两位来宾,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介绍一下,首先要介绍的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州长侯新华侯州长,欢迎您。

   李小萌:刚才看到这张照片,就是在怒江州孩子们上学的一种方式,原来这种溜索一共有多少,现在还剩多少条呢?

    侯新华:原来解放初期应该有两百多条,在各级党委和交通部门的关心下,现在还剩26条,剩下的26条也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已经研究用三年的时间拿出一大笔钱,彻底地解决学生和老百姓过江难的问题。 (节选央视《新闻会客厅》)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