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羊网
看了这样一组数据,你会不会感到吃惊?
很多外来学生家长很少关注孩子学习成绩以外的领域,家庭教育目的单一。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家长最关心的,占65%;其次是思想品德,占37%;家长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个性特长”“心理素质”关心较少。
在家庭教育中,习惯说教批评、打骂体罚形式进行教育的家长占66%,用“沟通”“交谈”“表扬”等民主平等、情感激励等方法的家长占34%(12月01日新华网)。
这是日前苏州市高新区妇联对外来学生家庭抽样调查的数据。在我国存在多少这样的外来学生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在一个“哪好赚钱就往哪去”观念主导的时代里,我们不可忽视这么一个群体的教育问题。
如果外来学生的教育问题不抓好,我们将看到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在苏州,靠打骂体罚、说教批评形式教育的家长占到了66%,也就是说,在这1300名外来学生中有858名外来学生可能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畸形发展。事实已经很清楚,任何压抑地成长起来的孩子都多少存在心理问题,乃至出现过激行为。
类似在北京也存在。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北京的外来学生有37万,占到北京所有在校生的四分之一,这些学生当中只有63%的借读在公办学校,剩下的学生则可能成为学车游击队,或者借读在办学条件简陋,校舍、消防、交通和食品卫生等方面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的私立学校(2006年9月7日《北京晚报》)。
外来学校越来越成为北京教育的负担,这换句话说就是,将有越来越多的外来学生享受不到正常的教育,那么,他们的教育问题就变成了一个群体的教育问题。
实际上,在我国人口高度流动的时期,外来学生已经变成在校生的一只重要队伍,他们变成了一个教育问题群。如果他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他们就将随着年龄的长大而变成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
尽管各地都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尽力解决外来学生的借读问题,然而,在家庭教育几乎成为“真空地带”的情况下,如果只是对他们采取借读解决学习知识的问题,那么,外来学生的根本问题就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苏州高新区妇联的此次调查数据就显示了这个问题存在的可能性。家庭教育目的单一,只过问学习成绩,不过问思想建设。粗暴的家庭教育占据上风,我们是不是可以跟那些中学生斗殴事件、杀人事件,社会青少年成为地方一霸现象联系起来呢?
解决外来学生的教育问题,疏导他们的心理,让他们也享受到非流动人口子女的蔚蓝天空,已经成为当下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