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教育首次纳入课程
2007-11-23

    来源:文新传媒—新民晚报

小学首次将“健康饮食”教育纳入课程

   “白果味甘平、苦涩有小毒,但熟食能温肺益气、定喘咳。”昨天下午,静安区威海路第三小学第一堂“健康饮食”课开讲,五(5)班全体学生一起朗读《本草纲目》。这是沪上小学首次将“健康饮食”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教案素材均取自《本草纲目》。

  白果多吃可能中毒

  “我觉得里面的胚芽有毒。”“白果的外壳和果肉之间的衣可能有毒。”“难道果肉也有毒素?”……小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将生、熟白果分别剥开做比较,一边低声争论起来。

   “其实,有毒的是胚芽和果肉外那层皮。食用过量可能中毒。”冯老师的答案,让教室里炸开了锅。女生杨瑞琦说:“我很喜欢吃白果,现在知道一次可不能吃太多!”

  据了解,威海路第三小学的“健康饮食”课程分为多个专题,第一个专题“有害食物”,告诉学生哪些食物和怎样的吃法对人体有毒有害,包括白果、河豚鱼等。

    课程指导、静安区教育学院研究员陆少明说,“健康饮食”课并不完全根据《本草纲目》照本宣科,而挑选当季家常食物,告诉孩子们食用注意事项。

  全校76%学生偏食

  在去年静安区小学体育学科四年级身体形态、素质测试中,威海路第三小学四年级的男生平均体重比区里的平均值高了3.1公斤,身高却矮了1至2厘米。

    这一结果促使学校今年开展了一次关于饮食健康的调查。调查显示,全校竟有76%的学生存在偏食现象,大多偏爱高热量、高脂、高糖的薯片、炸鸡块等垃圾食品。校长恽瑾说:“学生普遍对科学健康饮食缺乏了解,这是导致偏食和发胖的原因。”

  “健康饮食”课先在高年级试讲,然后再根据年级设计不同的教案在全校推开。“如果不是要给学生上课,我还不知道白果内含毒素最多的是胚芽,而白果的壳加水熬汁能解毒。”冯老师说,“健康饮食”课让老师们也受益匪浅。

  开展“食育”很有好处

  上海水产大学曾与上海五十六中学联合开设短期“食育”课程,指导学生注意饮食卫生、控制饮食量、改变睡前饮食习惯等。

    水产大学食品学院院长王锡昌教授认为,在学生中普及营养知识非常重要,孩子们一般都喜欢那些口味重、香味浓的垃圾食品,很不利于健康。

   “在日本、韩国,‘食育’和德、智、体育并列,都是中小学的基本教育。学校和社会有义务帮助下一代了解什么是健康食物,学会科学饮食。”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