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处分后男孩跳楼
2007-11-22

来源:新京报

受处分后男孩跳楼

其父向学校索赔23万;学校告家长讨要1.5万元借款

  本报讯 (记者 王殿学)15岁男孩陈健(化名)在房山区韩村河中学受到处分后,从3楼教室跳下,身上多处骨折。为给他治疗,父亲陈昆(化名)向学校借款1.5万余元一直未还,后被校方起诉。

  昨天上午,房山法院城关法庭当庭宣判陈昆30日之内还钱。下午,陈昆到房山法院起诉韩村河中学,称陈健跳楼是因为受到不公正的处分,索赔近23万元,并要求校方承担以后的治疗费用。

  家长向学校借钱医治

  昨天上午庭审时,韩村河中学代理人表示,陈健今年读高一,9月11日晚自习期间,陈健突然从3楼教室跳下。当晚,陈昆称要给陈健看病,但是身上没有带钱,向学校借款5700余元,9月29日,陈昆再次称无钱看病,又借款1万元。

  该代理人说,陈健跳楼事发突然,跳楼原因并没有弄清,但学校有财务制度,年底需要对财务进行总结,陈昆应该在年底之前还钱。

  陈昆出庭时右手缠着纱布,他说儿子出事后自己在煤矿无心工作,划伤了手。

  陈昆说,陈健跳楼是因为受到校方不公正的处分,陈健的宿舍发现了有9个烟头,陈健作为班长承担了责任,但校方处分后又让陈健找出真正的抽烟者,陈健无法承受压力才跳了楼。

  校方称跳楼与处分无关

  陈昆称让校方出钱时,校方让他写下借条。但借的钱远远不够,他还不得不拿出了公积金。

  “我现在没有能力,等我起诉学校的案件判下了,这笔钱再说吧。”陈昆当庭表示,但校方代理人拒绝这一建议。

  庭审后,房山法院当庭宣判,判决陈昆于判决生效之日30日内偿还韩村河中学的欠款,陈昆表示不上诉。

  昨天下午,陈昆到房山法院起诉韩村河中学,称陈健跳楼应该由校方承担全部责任,要求校方赔偿近23万元,并承担今后的治疗费用。

  对此,韩村河中学出示了4份陈健的遗书,他们说遗书中没有提到处分是跳楼的原因,反而写了家里其他不顺心的事,所以陈健跳楼是他自己的原因,学校没有责任。

  目前,房山法院对陈昆的诉状正在审查。

  ■ 遗书

学生遗书中希望老师原谅

  韩村河中学出示了4份陈健的遗书,其中两份分别写给父母和班主任老师,内容如下:

  ●“爸妈:对不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感觉到很累,对不起你们的养育之恩,你们就当没有我这个儿子吧。对了,我还借了别人100元钱,买衣服了。爱你们的儿子”

  ●“闫老师,对不起,给你们带来了这么多麻烦,我这个班长没有当好,希望您能原谅我,我只知道你对我们很好,但您以后不能对我好了。”

  ■ 对话

“处分很委屈,跳楼很后悔”

陈健称已不信任老师;老师认为其有些偏执

  昨天是陈健的16周岁生日,他现在不能单独行走,自己活动时需要架着双拐。为了防止腰部弯曲,他的腰部缠着硬绷带。病历显示,他腰部、腿部多处骨折,现在体内有4颗钢钉和两块钢板。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健表示现在对跳楼很后悔。

  《新京报》:你说自己没有抽烟,但承担了全部责任,为什么要这样做?

  陈健:因为我是班长,老师说没人承认就每人都处罚,我想我认了,其他同学就不用受处罚了。

  《新京报》:你跳楼的原因是什么?

  陈健:我自己全部认下后,本来老师说不处罚我,但我在去教室的路上看到公告栏里张贴了对我的处分,我当时感觉很委屈,感觉到考大学希望不大了。而且班主任找我谈话,让我找出真正的抽烟者,我搞不懂他们为什么对我不依不饶。

  《新京报》:想过跳楼的后果吗?

  陈健:当时没有考虑太多,但现在很后悔,我对不起父母,他们本来已经很累,我又给他们增加了很多麻烦。

  《新京报》:你还想读书考大学吗?

  陈健:很想,但我不想回韩村河中学了,我对那里的老师不信任。

  昨天下午,陈健的班主任闫老师否认曾让陈健寻找真正的抽烟者。闫老师说,她观察到陈健总是有心事,不爱和其他同学交流,想法总是有些偏执,让陈健做代理班长是想让他有一个好的交流平台。

  陈健班里大部分的学生不愿意谈及此事,两名接受采访的同学对陈健的印象相反,一人说陈健平时比较活泼,另一人说陈健想法偏执,有抑郁症。

  本报记者 王殿学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