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电视台
北京电视台报道(特别关注):陈教授夫妻俩千里寻子,让很多人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艰辛,也让很多和陈宇同龄的青年人,感到困惑,为什么在父母眼中如此优秀的孩子,离家五年杳无音信,为什么如此优秀的父母用这种方式告诉孩子该如何成长。
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什么样的教育方式,都是为了子女好,但是正确的引导和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对于子女来说才是最重要的,而良好的沟通则是父母走进孩子心中唯一的桥梁。
在媒体报道了陈教授夫妻俩千里寻子的故事之后,各种线索,让他们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一有线索,妈妈都会出去寻找,爸爸则在家守着电话,并积攒着体力。
9天骑行1200公里寻找儿子,对于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来说,付出的不仅是超常的体力,还有日日夜夜盼儿心切的煎熬。
随着节目的播出,也有一些观众在提供线索的同时,对陈宇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的确,如果陈宇有一天也成为了父亲,也许他会对今天的杳无音讯有一番新的认识,但是现实生活没有假设。此时此刻、陈宇的五年离家、父母的苦苦寻找给我们带来了更深刻的思考。
父亲的做法,是想让儿子早点感受到生活的不易,而且给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锻炼孩子的主动性。但是却忽略了了解孩子在青春期的变化,并加以正确引导,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由于家长工作忙,孩子学习忙,一家三口在一起交流的时间就更紧张了。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孩子和父母的沟通不够,即便是聊天,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心里话等和父母说的很少。
对自己不理解 ,爱发脾气,是孩子们远离家长的主要原因。而更多家长对于孩子青春期该如何沟通、教育和引导,并没有系统的了解过。和孩子发生矛盾时,有时的行为并不理智。
也许很多家长觉得孩子们的想法很幼稚,还不成熟。但是往往在这时候,孩子们已经从心理和生理方面有了自己的世界。
望子成龙是普天下父母的心情。然而盲目的说教、放纵的溺爱或过度的放手,对于孩子的成长并没有好处。
尽管孩子们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的速度,快的让家长没有时间反应,但是只要您多抽出一点时间,了解一下孩子的喜好,聊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对于他们的观点,多问问为什么,相信孩子们会非常乐意向家长敞开他们心灵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