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南方都市报
在我们的记忆里,以前做学生时,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需要告知家长,一般都是要委托学生自己去转达老师的讯息,如今科技发达,或许也有部分老师通过电话与手机短信与家长保持着私人的联系,但是这大部分都是属于老师的私人行为,覆盖面不会太宽。
但是作为学校,并不仅仅是教授完几节课就完事,而是要以孩子们的成长作为教育的主题。学生的安全与成长过程中的许多问题都有待学校与家长沟通,但是这方面长期以来都是依靠一种松散的形式来完成,并没有制度化的措施。
如今惠州市教育部门准备出台一项新举措,出台安全教育短信发布制度,今后将每周向部分学生家长免费发送一条安全提醒的短信,而且如果遇到突发事件,学校也将利用这个平台向家长通报学生的情况(《南方都市报》昨天报道)。
这一举措虽然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但是却让人感觉十分贴心,细细想来,这也在某个意义上反映了教育部门职能的某些细微转变。
作为公立学校而言,虽然属于国家教育部门管理,但是毕竟也属于公共服务机构,需要向公众提供服务。但是以前的教育部门却潜意识里将学校看作是辖下的一个事业部门而已,不求有功,只求无过。
如今由于社会的快速转型,家长与学生对教育的要求比起20年前,也已有相当大的变化。从前学生回家,大多结伴而行,少有家长亲自苦等接送,如今城市越来越大,交通越来越复杂,突发事件的频率也较数年前为多,家长对孩子们的担心要远超当年。
如此情况下,老师们实际上承担了相当大的责任,这种责任有时候超过了他们所能胜任的精力。在此情况下,教育部门主动出来搭建一个信息平台,让学校的信息得到一个有效的整合,再统一发送给家长,这样就让学校与教师的压力得到缓解。
目前来看,这个信息平台只是用来发送恶劣天气情况下的停课通知,但是一旦这个平台运作良好,未来可以整合成全方位的学校与家长沟通的信息渠道。
比如学生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和表现,这样家长很容易就能了解孩子在学校的一些情况,使得学校与家庭的教育可以有效地联结在一起,而不至于彼此隔离。(□ 成 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