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6成教师认为课改后负担加重
2007-11-14

来源:新华网—北京青年报

    石景山发布调查报告 九成教师教研能力有进步

    六成教师认为课改后负担加重

    资料图片:课改后,北京二中高一新生在老师指导下认识锤子等工具。(来源:新京报)

    昨天(13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反思系列研讨会在石景山实验小学举行。研讨会上发布了石景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一份报告。

    报告根据对石景山区小学教师的调查认为,九成以上的教师认为经过课改,在能力等方面有了进步,但也有六成以上的教师感到负担明显加重。

    小学课改在石景山已经进行了6年。今年6月,石景山教科所对该区153名六年级任课教师进行调查,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性有进步的为85.52%,学生学习质量有进步的为84.11%,学生学习方式有进步的为87.25%。

    在调查中,超过九成的教师认为,通过课改,自己在教育观念、教学行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及研究能力上都有很大进步。

    正因为课改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60.09%的教师认为课改后负担明显增加。

    对于这个情况,教科所称,这是由于课改刚刚进行,教师需要调整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制定新课程,所以会觉得有负担。随着课改的进行,一切都已经走上正轨,就会改变这个情况。

    ■教师对课改效果的反应

    在教学行为上有进步的达96.08%

    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上有进步的达96.05%

    在教育观念上进步的达97.37%

    在研究能力上有进步的达96.32%(来源:京华时报 记者 周逸梅)    

    九成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高

   北京市召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反思研讨会———

   计算、语言、体育锻炼等等是小学生最常见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的角色正在从单纯发现问题向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转变。

    昨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反思系列研讨石景山“行动研究推进课程改革”现场会上,专家表示,经过六年改革,本市课程改革已经从理念上的更新体现到教学行为上,教师也是教学问题的研究者。

    “会做的题为什么还做错?”“马虎了。”

    这是数学课上常见的师生问答。石景山实验小学校长叶艳介绍,学生在计算上出现差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时候是粗心,有时候是计算能力不高,学校数学组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制定了校本教研课题:“对中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通过分析判断找出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原因,比如教师只重“教”,缺少学生自主探究,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注意分配能力差等等。教师再据此实施提高计算能力的实施策略。

    叶艳校长表示,通过一年的尝试,学生计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正确率由一年前的30%提高到现在的67%。教师通过这种结合本校实际的科研找到了解决教学现实问题的方法,也找到了自身发展的落脚点。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作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石景山区小学全部参与了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全区33所小学平均1个学校参与2至3个课题研究,课改专项研究的内容涉及教师教学方式的变化、学生学习方式研究、学生评价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等。

    据调查显示,教师通过课改在教育观念上有进步的达97.37%,在教学行为上有进步的达96.08%,在研究能力上有进步的达96.32%。

    同时,教师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性有进步的为85.52%,学生学习方式有进步的为87.25%,学生学习质量有进步的为84.11%。课改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课改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继续努力。

    本次研讨会同时安排了“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校本课程促学校特色发展”、“校本管理促学校可持续发展”三个分论坛。

    市教委基教处负责人充分肯定了石景山区在推进课程改革中实践行动研究的探索模式。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