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疑惑:堂堂大学生不会写信封
2007-11-08

来源:慧聪网

    上大学后的第一封家书就像石沉大海,发出两个多月也不见父母回信。原来,因为自己不会写信封,今年19岁的大一新生小沈的信成了退不回来的无主信。记者采访了解到,考上大学后反而不会写信,甚至连信封都不会写的学生还不少见。

    小沈是省城某重点高校物理系一年级新生,入校军训的时候他写了自己的第一封家信,告知远在安徽的父母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都不错,请父母放心。

    可一个多月后,他往家里打电话询问,父母却说没收到这封信。又过了一个月,今天上午,在同学的提醒下,小沈前往收发室查询,竟发现自己的信躺在无主的退信中。

    原来,他不仅把邮寄地址写错了,也没有写上自己的地址,于是,就连退信也找不到人了,邮递员只能通过信封本身的信息将信退回学校收发室。

    记者采访了解到,大学新生中不会写信的还真不少。“学生不了解写信格式的最多,其次就是不了解信封该怎么写,有的学生甚至连邮政编码是什么都不了解。”山东经济学院一位曾经进行过学生家信情况调查的老师告诉记者,这样的现象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

    据山东大学负责信件收发的老师介绍,通过信件方式通讯的同学越来越少,过去常常每天分发上千封信,现在整个东区新校的学生一天也就收三五十封信。

    事实上,面对大学新生生活能力的欠缺,高校新生教育普遍细致得像给儿童上生活课。山东大学学工部教育科王海宁科长说:“不仅要讲怎么写信,还要讲如何使用校园卡,在学校如何吃饭、借书,生了病要到哪里去看等内容都要讲,一切都从细节入手。”

    “能够走进大学只能证明他的智育水平,其他方面也许缺科很多,包括礼仪、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我们不得不像对待儿童那样给大学生补课。”省城某高校学生处负责人如是说。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