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无界,行者有“疆”——12名大学生志愿者再赴阿合奇开展艺术支教
2016-08-19来源:新华网
        “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乌苏里江已洒满阳光。祖国疆域东西经度相差近60°,辽阔而壮美。我们丈量克州茫茫戈壁的广袤,眺望皑皑雪山的雄奇,在祖国边疆这片陌生的土地上留下了一段难忘的时光。致敬青春与梦想,责任和坚强。”这是支教队员们写在日记中的一段话。

        2016年暑期,由清华大学牵头,来自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扬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6所高校的12名大学生志愿者,从北京、上海、南京、湖南、山东出发,齐聚祖国的西部边陲——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他们精心准备了包括钢琴、声乐、书法、手风琴、吉他、口琴、国画、剪纸、手工、素描、卡通画、舞蹈、摄影等十三门课程,满足了当地对艺术课程师资的迫切需要,受到当地领导老师以及孩子家长的欢迎。

       践行承诺,收获成长

        “我们会回到阿合奇,我们会回来看你们”,一个月的支教时光,在往届支教队员内心种下了一份新疆情结。谢智宁、张若冰、魏霄是2015年艺术支教与文化交流支队的队员。今年,他们作为老队员又一次来到阿合奇,帮助新队员更快适应支教生活。“离开新疆,离开阿合奇后,这里的一切就常常出现在我的脑海、我的梦中。心心念念了一整年,还是放下手头所有的事,再次踏上这片我热爱的土地。”

        “我承诺了,我来了。”来自清华大学的谢智宁说道,“真正的新疆情结,从离开它的那一刻开始。回到内地后,我才真切感受到了林书记对我们说的这句话的涵义。这份情结,这块土地,这里的蓝天和托什干的河水,呼唤我再次来到这里。”今年,谢智宁挑起支队队长的重担,带着牵挂与传承,承诺与奉献,与新队员们开启了新的征程。


       亲近新疆,收获友情

        “我想去最西部看看,脚踏实地切身感受。”这是支队中不少队员的心声。

       来阿合奇前,队员们也曾有过对当地安全情况的担忧。但阿合奇带给了他们一个又一个惊喜——悠远的蓝天、苍凉深邃的库姆孜琴声,温暖的土地映衬在猎鹰的羽翼之下。这里干净而恬谧,有田园牧歌式的情怀,也因祖国的对口援疆政策,逐渐告别闭塞和落后。

         短短几天,12名来自全国各地,本素不相识的队员迅速成为了好友。来自南京艺术学院的陈楚斌说,“我们拥有共同的志趣,很快变得无话不谈。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与其说是朋友,我们更像是家人。”

       互助友爱,收获感动

       少年宫里的孩子来自不同的民族——有维族、回族也有汉族。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亲密无间。如果有孩子没有带手工材料,其他孩子都很踊跃地借给他。大家一起玩耍,一起欢笑,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在这里,民族的融合与团结不是口号,也无需号召,而是每天都在切切实实发生着,践行着。

       负责钢琴课的陈楚斌每天要上四节课,孩子们年龄、基础、领悟力都不同。“每天上完课都觉得很累很疲惫。但是看到孩子们渐渐学会了自己喜欢的曲子,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很值得。”

       “这里的孩子特别踏实。压腿、下腰、耗胯的时候虽然很疼,但他们仍然非常坚强,不掉一滴眼泪。”负责舞蹈班教学的谢婷婷在交流中对阿合奇的孩子们赞誉有加,也被他们感动着。

       说到感动,来自扬州大学的宋芝佳或许最有发言权。“妈妈说来这里的老师都是善良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听老师的话”,采访中一个孩子的稚嫩之语触动了她的心弦。

       阿合奇的一切都是那样美好——从蓝天白云,到远处的雪山,从托什干的河水,到她养育的阿合奇人的心——这大概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大学生们齐聚这个小县城的原因。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舒紫云说,“当我看到阿合奇的蓝天和夜空下闪闪发亮的星星,当我看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脸和认真画画的样子,当我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一件一生都值得珍惜的事情,我觉得这是我的幸运。”

       十二名大学生在这个盛夏,在阿合奇,陪伴了孩子们的一段成长,用爱心播种,用艺术浇灌,只盼他日,幼苗们能亭亭如盖。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