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网—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据报载,到今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495万毕业生中有351万人实现就业,就业率为71%左右。而教育部官方网站透露,近三年来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以上,拥有专业职业技能的人才在许多地方供不应求。
为什么会出现学历高就业率却低,学历低就业率却高得出奇的情况?回答是:二者是不同“战线”上的毕业生。
一心向往大学生活的,常常是“目光高远”,他们把国家行政、企事业单位的“高级人才岗位”作为目标;而就读于职中的,常常眼光更瞄准实际,工作有了现实基点,只要好好干,将来并不一定比那些大学生差。
还有一个情况不能不注意,那就是,近年合法从事个体经营的职中毕业生为36.19万人,而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只有1.3万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想一个原因是高校圈养式的教育起了负作用,而开放、灵活的职业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潜力。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西方很多发达国家,10年前就已经实现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渗透和沟通,而在我国,职业教育还不能和普通教育相提并论,对于一个制造业大国来说,这种对职业教育的忽视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
这里的“劳动者”应该不仅仅指体力劳动者,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大学毕业生也应包括在内。
在加强创业意识、树立正确就业观念方面,也许大学生该向职中生多学一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