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汉鹏
2007年10月29日12:02 来源:辽宁日报
在学习十七大报告时,“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条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有的提出,以往我们党强调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六大提出了建设政治文明,十六大后党中央又提出社会建设,现在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表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笔者认为,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一个发展理念上的创新,更是十分紧迫的现实课题和任务。
多年以来,由于一些人简单地把发展等同于GDP增长,有的简单地以GDP增长率作为干部政绩的主要考核标准,甚至搞GDP“一俊遮百丑”,导致一些地方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导致经济增长的数字上去了,但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损害。以过度消耗能源和资源、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留下了长远的隐患和危害,不是我们所要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我们只有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才能对生产要素产生最科学的集聚效应,并营造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后劲。
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否定了以过度消耗能源和资源、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方式,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涉及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等各个方面,要求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等等。为实现“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国家将实施9项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未来5年全国环保总投入预计将达到1.3万亿元。这对于减少乃至杜绝环境污染有着重大意义。而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环境政绩观”。同时,还必须切实解决环境执法难题,构建起环境监管的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