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问题孩子”,只有“问题家长”
2007-10-24

focus.cnhubei.com   发布时间:2007-10-24 11:31  来源: 荆楚网    

    很多孩子一进入初中就变得逆反、懒惰,出现上网成瘾、亲情淡漠、夜不归宿、离家出走、吸烟酗酒、厌学逃课、意志力薄弱、早恋、行为异常等,有人简单地将他们称为“问题孩子”,把他们打入另类,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破罐子破摔,可能会因此害了孩子。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其实孩子的问题,说到底是家长造成的。因此,我们说:没有“问题孩子”,只有有“问题”的家长。

    “问题家长”的表现如下:

    首先是观念陈旧。中学生的家长,多数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工作的压力很大,成天忙于自己的工作、生意、交际之中,无暇读书、看报,思想观念落后,还停留在自己父母、老师教给自己的那一套传统的理论上,在满足孩子的物质上的需求之后,忽视了孩子正常的情感、心理、精神上的需求。不能够根据时代的要求、孩子的心理特征等,来确定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更不懂得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从来不和孩子进行平等对话和沟通。

     其次是方法简单。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以成绩的好坏作为衡量孩子表现、品行的唯一标准。分数上升了,沾沾自喜;分数下降了,不是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火冒三丈,甚至对孩子大打出手,使孩子的精神整天处于高度紧张之中,无法专心学习,反而导致学习下降,表现也随之怪异,顶撞家长、老师,甚至逃离学校、家庭。

     第三是错过时机。孩子问题的出现,有一个过程。而许多做家长的对孩子的细小问题,没有及时提醒或制止,或者视而不见,甚至姑息纵容,错过最好的教育时机。如夫妻双方一方在教,一方在护短;或者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言语、方法有些不当,到学校无理取闹,滋长孩子的错误思想,养疽成痈,致使问题越来越大,最后无法收拾,自食苦果。

      第四是缺乏表率。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而有些孩子的父母终年甚至多年在外打工,孩子感受不到亲情的温暖;有些孩子的家庭不够和睦,甚至父母离异、家庭解体,让孩子失去庇护的场所;有些孩子的父母言行不检点,抹牌赌博,纵情声色,甚至从事违法、涉黄等职业,让孩子不再佩服他们;还有些孩子的父母,经常不负责任地向孩子灌输落后的、迷信的,甚至反动的东西,孩子耳闻目濡,心灵受到严重污染等等,自然他们就会出现问题。如果家长不及时警醒,疏于管教,势必成为“问题孩子”。

      因此,我们认为要减少“问题孩子”的出现,必须从解决家长的“问题”入手。家长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关心孩子的心理;必须讲究教育的方法,通过和孩子平等对话、交流,掌握孩子的思想和行为,采取说服、引导的方法,教育孩子;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防微杜渐,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必须给孩子创造温暖和睦的成长环境,让孩子健康成长。

      稿源:荆楚网 作者:朱道清 黄时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