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来源:青海新闻网 2007-10-7 16:19:00
座落在西宁市城北区小桥东村的建北小学是一所由村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的小学,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学校600多名学生中90%以上都来自农村和农民工子女。9月21号,记者到这个学校进行了采访,家住小桥村的五年级学生胡成秀告诉记者:
(出录音)
"我家有四口人,每个月的收入是五六百,每年交三百多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很着急,有的时候是借的,现在有了两免一补政策,交十元,爸爸妈妈不那么着急了。我觉得两免一补非常好,我也不用担心上不了学。"
(录音止)
据了解,今年建北小学有145名学生像胡成秀一样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
当农村孩子不再为学费发愁,高高兴兴走进课堂的时候,在这所小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弟也享受到了教育优惠政策。张莉萍的父母是从乐都县进城务工的农民,四年前,到了上学年龄的她和弟弟被父母接到西宁开始了借读生活,每学年600元的借读费愁坏了他们的父母,去年,西宁市政府出台减免农民工子女学费的优惠政策后,他们再也不用为学费发愁了。张莉萍说:
(出录音)
"我在建北小学四年级上学,弟弟在三年级上学,原来刚上学的时候,我和弟弟共收大约九百多元,现在国家两免一补政策下来了以后,我们只收了书本费六十元钱,两个人大约只收了一百多。"
(录音止)
建北小学副校长陈学斌向记者介绍了近两年学校实施农村牧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情况:
(出录音)
"我们学校地处城乡结合部,一些从外地来西宁打工的打工子女在我们学校就读。以前学生报到的时候,好多学生按时交不上学费杂费,还有借读费等。实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以后,孩子享受到这个政策,这个学期六百多学生,免去学杂费的人数总共是327人,其中免去教科书的人数占215人,金额达一万零二百五十二元。"
(录音止)
为保证全省农村牧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从2004年开始,我省对农村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就是:减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牧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的教科书、杂费;对农牧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制学生生活费用和非寄宿制学生学习费用给予补助。2006年,国家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我省多方筹措资金,又全面免除了农村牧区(镇)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学生的学杂费,使我省农村牧区义务教育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据统计,今年,全省共有58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总数的79%,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和城镇低保家庭学生的杂费,总金额达2855万元,用于"两免一补"的专项资金由2002年的3977多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