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下跪 是一种工作方式?
2007-10-06

采访中周常德坚持不让记者拍照,这张背面照是唯一一张

周常德供职的中学

疯狂英语总教头李阳让3000名中学生集体给老师下跪的事件余波尚汹涌,一个中学校长反过来给学生跪下了。

“学生不学好,我比他们本人还急,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那种急法。”9月24日下午,周常德对本报记者描述他给学生下跪,在这位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旧州中学校长看来,即便是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给学生下跪,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他不知道的是,网友对此早已评论得沸反盈天了:认为他窝囊无能的人大叫让他下课;认为现在学生难教育的人对他表示无限同情叫他挺住;也有不少人认可他之所以有着惊人的举动,更主要的是他的责任感使然。

如果说在讲究师道尊严传统的中国,跪拜老师并不悖常理,那老师反过来跪学生,到底是为什么?

劝导学生下跪,感谢师生也下跪

为劝学生排队整齐下跪

记者:您真给学生下跪过吗?

周常德:是的,有几次了,但说实话,记者来采访,这个事情我并不想讲。

记者:是害怕别人说你堂堂一校之长,对学生束手无策到下跪让人笑话吗?

周常德:那倒没有。到现在,没有老师和学生笑话过。有几个班主任还特地跟我讲,说我当校长太累了,认为我在他们看到的校长中,心里是最苦的。

记者:咱们学生到底调皮到什么程度,让您一个校长苦到要给他们下跪?

周常德:那天早操,我看到初三一个班排的队伍不是那么整齐,这个班平时纪律涣散,班主任管不来,政教处也管不来,我自己也比较头痛。我就走到他们中间说话了,说到动情时我绕到前面来,在他们面前跪下,就是想让他们改过来。

记者:他们平时乱到什么程度?

周常德:相对其他的班乱一点,但并没有乱到上课“大闹天宫”,老师连课也上不了的程度。

记者:这样就下跪的话,也太轻率了吧?

周常德:别的班级以前也乱,但至少在我们老师的努力下有了很大改观,这个班确实给人感觉有些屡教不改,班上学习风气也不好,在年级排名也靠后,但他们似乎并不觉得有什么,依旧我行我素,都初三了还这样,还谁的话都不听,我真的很着急,这个让我不能忍受。

也曾因感谢给师生们下跪

记者:这样看起来,你下跪并没有什么非常极端的情况?

周常德:我并不仅因为学生调皮才下跪,我也因为感谢给师生们下跪。2007年的元旦晚会,这是我认为我自1996年来这个学校以来,学校举办的最成功的一次大型活动,从整个节目统筹、排练到表演,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投入,该鼓掌的时候鼓掌,该安静的时候安静。节目表演完之后,在等待颁奖的过程中,会场非常安静。这对一直和校警、学生联防队成员一起担任保卫工作的我真是莫大的安慰。我在这个空档对元旦晚会进行了点评,讲到激动处,我就给师生们跪下,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

记者:感谢到要下跪,这太严重了吧?

周常德:我当时的确是激动,在整个晚会期间,我头脑中的弦都绷得很紧,一直担心社会青年进来捣乱。我们这个镇中学的情况就是这样,三天两头有社会青年来学校滋事,尤其是学校搞大型活动的时候,就怕出什么事。我作为校长,是非常担惊受怕的,但作为学校,我们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的学生,管好自己这一边。晚会从头到尾,都是秩序井然,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我感谢学生、老师们和我一道做的努力。

上课曾根据《白毛女》情节下跪

记者:下跪在你眼中是个什么样的行为?

周常德:为让学生变好下跪,和我们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下跪,应该是一种理念,是我们传统的一个好东西。我觉得它是一种最好表达我内心感情的方式,我工作一投入就会这样……

当然下跪不能随便用,这个我清楚。经常这样的话,人家会认为你头脑有问题。

记者: 那你上课3次下跪又是怎么回事?

周常德:上课其实是情景教学的需要。我当时上初一的语文课《白毛女》,杨白劳有下跪的场景,我在读课文的时候,也非常投入,根据情节也就跪下了。

记者:我们的传统提倡的是给长辈、给父母下跪,并不提倡跪学生晚辈,你不觉得你这样错位了吗?你不担心给学生压力吗?

周常德:不会的,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好的老师会下跪,因为人在工作上对学生负责的话,也会自然而然地有那样的举动。我跪的时候,来不及想这么多,我自己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的,学生和老师们的反应也是感动,没觉得有压力。

好话说了一大筐也没用,只好下跪了

校长这个岗位被认为有点晦气

记者:你是不是很在乎校长这个职位?

周常德:我当这个校长是被逼上梁山的。我也不是什么党员,1998年的时候,当时的老校长认为我有能力,有责任感,一定要提拔我当副校长。后来老校长和继任的校长都因病去世了,这个岗位其实是被认为有些晦气的,没有人愿意当这个校长,我也不愿意。一个镇中学的校长又不是什么官,事情还繁杂,承担的责任也大。我反映了好几次让上级派其他人来做。但一直都没有人愿意来,我只好从2004年当到现在。

记者:你没当校长之前教育学生时也有下跪吗?

周常德:那倒没有。当上校长后我觉得自己责任重大,没有办法,你可以说我是江郎才尽了。

看到学生变得越来越坏,心里焦急万分

记者:你觉得现在学生的工作很难做?

周常德:的确很难。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学校的校规最近就增加了一条规定,要求学生,尤其是男生,开学住宿的时候必须要自备水桶、牙膏、牙刷、香皂、肥皂等日常用品。为什么,防止懒惰的学生弱肉强食。连这些起码生活细节都规范,这样的孩子,要想教育好,我认为相当难。

记者:对于那些油盐不浸的学生你下跪不是显得太迂腐了吗?

周常德:我们海南这边社会风气对学生、对学校的影响不大好。很多学生心思根本就不在学习上,只想着到社会上去混。他们的思想、纪律、法制、道德观念等都非常淡薄,更别说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丢了太多了。我个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勤劳这个优良传统他们丢得最快。那些不爱学习,一心只想到社会上去混的孩子,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懒,喜欢偷懒,懒到什么事都不想干,就想享受,性格也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

这些都是我的心病,想想就难受,我当了22年的老师,看到学生们变得越来越坏,心里真是焦急万分,好话说了一大筐也改不了,我没办法,就只能采取了这个办法,要求他们改过来。只要能让他们有一点的改变,做什么都无所谓了。

社会青年来学校捣乱,增加管理难度

记者:咱们学校的管理是主要就难在学生吗?

周常德:学生这一块问题很多,但是下定决心管,大家共同管的话,还是有很好的效果的。令我们为难的是社会上一些青年。总是趁着我们晚上下晚自习,或者放学的时候,到我们学校来,耍威风甚至耍流氓。我们当老师管不了,这个相当难处理的。以前更多,现在少一点,但上个星期又发生了一些,进来打了我的学生,已经是严重地干扰了我们学校的秩序。我们抓到他们,还软硬不吃。但这不是我们一家能管好的事情,说实话,我对校园周边的环境真是太生气了。

记者:这让你更为学生担心?

周常德:管不了外面的人,我只好更加自我保护,加大自我教育力度,我跟镇政府的领导也说了好多次了,有一次我甚至发火,如果派出所不解决好问题,我都要罢课了,但最终问题还是不了了之,学校还是受到非常多的影响。这让我对管理好学生更增添了难度。

媒体常拿老师开刀,搞得老师根本不愿当班主任

记者:学校为什么不能强硬起来呢?

周常德:学校和老师,说实话都是弱势群体,我不知道别地的媒体是怎么样的,在我们这里,前一两年,新闻媒体可能对我们学校太过关注了。学校里面一有老师骂学生,动不动就上报纸,就要拿老师开刀,弄得我们好多老师也不敢大胆去管了(据首报周常德下跪的《海南经济报》记者梁振海介绍,当时他去采访的时候,周是比较抵触的,甚至就以为他所做的暗访是为了挑学校的毛病)。

我们这好多老师根本就不愿意当班主任,我这个当校长的也很为难。责任感稍强的,就多动动口,没有什么责任感的,干脆什么都不管了。自己的学生我们都这样,外面的人就更没法管了。

下跪是我的一种工作方式

我并不认为自己跪反了

记者:正因为这些原因,让你在管理学校的时候显得不是那么放得开,办法也显得不多,所以当没有办法的时候你干脆选择了下跪?

周常德:我把下跪当成是我工作的一种理念,一个工作目标来做事。有人认为我这个下跪其实是跪反了,我没有这样认为。

记者:老师、同学们是否接受你的这种工作方式呢?

周常德:我是上个学期跪的,到现在有几个月都没有影响,也没有一个老师说我这个做法不对。据我所看所知,我这样做了,并没有什么负面的反映。老师和同学们还非常感动的。按照我理解,我们全校学生都认为我这个人是好人。

下跪之后校纪校风改观不少

记者:没有负面影响就一定有正面效应吗?你下跪之后,学生真的变好了吗?

周常德:说实话,我们这边的学习风气实在很不好。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学生不学好,我比他们本人还急,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那种急法。不读书不学知识他们以后是没有希望的,我希望自己能说服一个是一个。

这样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说点大话,我这个学校,我管得很严的,我们的校纪校风比以前要改观了不少。

记者:即使为了学生好,有一定的效果,你就下跪吗?是不是显得软弱窝囊了?

周常德:说实话,跪下那一刹那我自己最多的感受就是着急,就是激动,还真没多想。现在我想了,我觉得不管怎么样,教师在教育方面还应该多主动些,多主动做些事情,这样才是负责任的做法,只要能对学生好,我并不在乎自己的形象。我的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记者:除了下跪你就没想过其他办法吗?

周常德:本来下跪也不多。我在教育学生,做学生思想工作时最经常用的方法还是找他们谈心,我会设身处地地站在他的位置上为他着想,换位思考,为他说话。

来源:红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