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 文章来源:东方今报 | 时间:2007年09月26日
□盛大林
成都市面积最大、设施最完备、学生容量最大的公办高中——— 树德中学光华校区日前举行了落成及开学典礼。该校区耗费了2.28亿元的财政投入,堪称豪华。很多人把名校扩建视为"教育惠民工程"。(据9月25日新华网)
一所中学 (校区),投资竟然高达2亿多元。要是孩子都能在这样"豪华"的学校里读书,当然是好事。可是,这可能吗?这就不能不追问两个问题———
成都市的义务教育完成得怎么样?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很多大城市都出现了入学难的现象,尤以农民工子女为甚。为了让孩子上小学或初中,很多农民工甚至包括一些城镇居民都不得不交纳高昂的借读费、择校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小学和初中的数量太少,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说到底,还是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那么,成都市是否存在这种状况?如果法定的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好,却把巨额教育经费投入到非义务教育上,那岂不是不务正业吗?
成都的"豪华"学校真的"惠民"吗?所谓"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肯定是极少数;像树德中学光华校区这样的"豪华"学校更是凤毛麟角。这样的学校当然不是谁想上就能上的,它注定是富人子女的"俱乐部"。虽然随着"重点"学校的增多,进入重点学校的机会也会增多,但穷人的孩子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所谓"惠民",实际上只能是"惠官"、"惠富"。
公共服务应以普惠性为第一原则,公办学校应该力求教育权利的平等。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了"穷人教育学"的概念,他"希望教育部门、学校和老师更多地关注贫困家庭和孩子",其着眼点也正是教育的公平。可是,成都市的教育部门"更多地关注贫困家庭和孩子"了吗?在光华校区这种"豪华"学校的门口有平等可言吗?可以说,"2亿元的豪华中学"完全是"富人教育学"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