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贫困生段军鹏的标本意义
2007-09-18

  
 
中原新闻网  zynews.com 2007-09-18 10:59中原教育   

  □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张因祥

  来自宁夏的段军鹏在街头卖菜,坦然面对贫困的品格,让教育部的官员很感动。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称为了段军鹏能顺利被上外录取,他还主动给上外招生办打招呼,说这个学生一定要录取。(9月17日《今日早报》)

 
  和千千万万的大学生相比,段军鹏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若论家庭贫困,社会上比他贫困百倍的大学生不下百万;若论勤工助学,如今各高校勤工助学的学生也不下百万,而且有些学生从事的工作比"卖菜"还要辛苦百倍!但何以单单他能够成为教育部官员眼中的"红人",媒体关注的焦点呢?理由很简单,他遇见了王旭明,一个几度以个性的言论成为舆论焦点的"明星发言人"。能和这样的"明星"搭上桥,想不受关注都难。况且这位"明星"还落下了一句评语:像段军鹏这样素质的大学生,才是我们国家民族的希望。这样的评价已是相当高了,不过这位"明星"似乎觉得如此关怀还嫌不够,竟然不顾高考"公平"和"公正"的原则,破天荒地第一次主动跟校方打招呼,说这个学生一定要录取!
王旭明如此厚待段军鹏,不能不让人们认真思考其所具有的标本意义。

  首先,段军鹏是高校200多万贫困生的代表,对段军鹏的关怀,就是对几百万高校贫困生的关怀。近年来,伴随高考放榜而来的热点之一,就是贫困大学生。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政府每年都拿出数亿元来资助贫困生上学,并逐步建立了"奖、减、贷、助、免"等一套资助困难学生的完整体系,让成千上万的贫困学生因此受益。同时,各大媒体对贫困大学生的报道也是连续不断,贫困生获得资助完成学业的典型也是频现报端。段军鹏作为贫困生的代表,理应受到社会的关注。

  其次,段军鹏能够坦然面对贫困。贫穷并非贫困生的错,穷则思变,坦然面对贫困才是改变贫穷现状的最佳办法。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些贫困生却畏惧贫困,并因此产生了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不良、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甚至是心理障碍,成为经济、身心的"双困生"。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贫困生心理异常比例要比非贫困生高出5个百分点,心理异常者占贫困生总数的18.46%。与他们相比,段军鹏的则显得有点与众不同,从他那句"我觉得卖菜挺正常的,父母也挺支持的"的朴素用语中,我们似乎可以窥见他坚强而平和的内心。而这,正是当今很多贫困生却缺乏的。
再次,段军鹏是贫困大学生中自力更生者的代表。贫困生本来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理应受到社会的同情和政府的关注,可是,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贫困生欠贷问题"、"贫困生感恩问题"却让贫困生走向了反面,成了舆论谴责的对象和公众批评的靶子。这时候,社会就迫切需要一个正面人物的出场。段军鹏出现的正是时候。他的"挺直的腰杆"王旭明所需要的,也是社会所呼唤的。优待段军鹏,就是为了树个好榜样,而榜样的力量又是无穷的。

  如此看来,对段军鹏的宣传和关注,其实就是对整个贫困生群体的最底层关怀。段军鹏身上所体现的"乐观坦然"的精神和"自尊自强"的品格,正是我们当下应该给贫困生注入的最新鲜的血液。把段军鹏作为贫困生的正面标本,其意义无疑是巨大的。(编辑 杜 华)(中原网信阳9月18日电)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