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知道情为何物又何妨?
2007-09-15

来源:SOHU网—红网

   “名师笔下最刻骨铭心的初恋”、“名师笔下最震撼人心的情书”是否中学生必读?近日,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必读的传世美文·最阅读”丛书,因专设初恋、情书单册引发争议。(9月14日《北京青年报》)

  因为丛书涉及初恋、情书单册,所以有些家长担心此书会教孩子写情书,进而会引发早恋。 
 
    可是,一些学生根本不以为然,认为书中内容完全能够从网上看到,即使看了情书未必真的会初恋、写情书。

    对于部分家长的担忧,我非常赞同丛书编辑的话,因为情感是青春期不可避开的话题,只有通过积极向上、真善美的情感散文,才能告诉中学生什么是真爱,教育学生如何对待情感,中学生能否初恋,不是看家长和老师如何去人为地阻止,关键要看家庭和老师如何正确引导。

  有人说:“青春期萌动的爱情,就如"微睡的火山",一旦遇到外界的刺激,便会爆发出来。”

    也许正因为此,一些学生家长看到与情有关的读物,便畏之如洪水猛兽一般,拒之于千里之外。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消除孩子萌动的“凡心”,殊不知如此“神经过敏”往往是学生早恋的刺激素和催化剂。

    实践证明,如果粗暴干涉和无端猜疑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只能使他们产生对抗心理,有时甚至会弄假成真。

  说实话,在我国,由于封建意识影响极其深远,男女之间的交往要受到各种传统观念的束缚。这种影响一旦波及到学校,男女同学之间关系密切一些,个别人就会认为这是在“早恋”。于是,对他们说三道四,风言风语。

    其实,青少年由生理发育变化,引起心理上的波动,由频繁地交往以至建立友情,导致早恋,这不是思想复杂,更不是灵魂肮脏。如果采取明文禁止、强迫命令、粗暴干涉,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何况名师之所以有名,不仅是他们的文笔高人一等,其中还包含他们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包含他们对人生和爱情的态度。

    比如丛书中“名师笔下最刻骨铭心的初恋”有爱的最高境界、我的初恋、不必嫁给你最爱的人、夏娃的招数、你会爱我多久等。这些并非是教唆学生去早恋,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对待情感。

  我以为,作为家长如果一味阻止孩子看名师的情书,一方面表明封建残余势力在自己的心中根深蒂固,另一方面也暴露自己的浅薄无知。

    因此,我们在提倡男女同学之间正常交往时,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妄加阻止,而要细心观察,明辨事非,正面引导,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尊重、关怀和信任,并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建立正常的友谊。

    唯其如此,才能把中学生早恋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教育男女同学之间如同亲兄妹进行交往。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